今年的冬天来得有点猛,才到初冬季节,已经有了往年仲冬的寒意。先是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八省区近千万人口受灾。继而,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南方多省又开始迎战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入冬后如此频繁的雨雪天气,为近几十年来罕见。
如果雪继续下,我们茶行业是否能拿出完备的预案?如果冰雪天气继续,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是在屋内赏雪、自叹无能为力呢,还是启动完善的行业自救机制?目前,还没有关于茶叶生产受灾的相关报道。但是,接连的大范围降雪,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我们呼吁各地政府、企业和保险机构合作,未雨绸缪,针对茶产业,提前建立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的预警和救灾机制,尤其是针对茶园的系列保险机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茶产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是,总体而言,产业财富更多地向企业集中,茶农积累的财富相对较少,抗风险能力也相应较弱。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茶农的抗风险能力最低。
极端自然灾害,会对茶树植株造成严重创伤,造成茶园一年或者连续数年减产。考虑到不少茶农普遍以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极端天气或会对茶农生活和当地农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茶叶企业和茶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历史比较短,经历的产业波折比较少。整个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良性的风险分散机制和抗风险能力。一旦茶园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波及到整个产业链条,给正在飞速发展的产业造成巨大的创伤。
为了促进、保护茶乡建设和茶产业健康发展,让我们二十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少受一点风险,建设完善的保险机制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作为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分支,茶产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开发茶产业行业保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丰厚的赢利空间,这为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但整体而言,农业保险还处在尝试和完善阶段,而且主要在大田作物中推广,茶叶农业保险还鲜有涉足。
今年的冬天才刚刚开始,雪还要下……也许,今年的冬天不会对我国茶园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更大的挑战。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茶叶农业保险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