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国以前 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茶原产于以大娄山为中心的云贵高原,后传入蜀。周武王伐纣时,西南诸夷从征,蜀人将茶带入中原地区。古代巴蜀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隐士和僧人,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逸”和“闲”,正是这些茶的“知音”为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文学史上,西汉的司马相如与扬雄都是辞赋大家,他们都是巴蜀人,又都是早期著名的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扬雄曾作《方言》,分别从药用角度和文学角度谈到了茶。西汉末期王褒的《僮约赋》中有“烹荼尽具”一句。王褒是西汉成帝时四川资中人,赋中所提的武阳为现在成都附近的彭山。“烹茶尽具”说明在当时武阳一带,文人雅士们不仅饮茶成风,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用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