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后,战争频繁,人口大量迁移,巴蜀与中原等地交流活动增多,茶业也随之传播开去。
魏晋时期,思想意识领域中玄学大兴,玄学家尚清谈,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竹林七贤可为其代表人物。无为治世之说变成无为处世之道。无为处世者,处乱世之道也。七贤嗜酒,看起来旷达、放纵,实际上十分谨小慎微,可为酒中求醉,醉中求安。尽管如此,嵇康仍然有“广陵散绝矣”之叹,七贤之醉,是清醒之中的醉,乱世求安所需要的是清醒。在这种情况下,茶风悄然而生。
魏晋士人尚清谈,好究玄理之深奥,以茶佐谈渐成世风。两晋时期的士族虽在政治上腐败,生活上奢靡,但以茶果待客,无疑可视之为浊流之中的清风。“清风徐来,茶风初起。”但从总体上来讲,并不是士族人士对奢靡进行了反思,而是士人多尚清谈,谈玄成为品鉴人物的一项重要标志。言入玄境之后,穷究哲理,互相质难,纵论弥日,至晓不眠。以一盏清茗佐谈,既可“提神”,又能“生津”,所以清谈家也就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谛蕴含了人生的玄理,悟透玄中的苦寂。“不是情人不泪流”,茶和玄又怎能不拥抱呢?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