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豁出去了,把今后的十年八年奉献出来,就不信供销合作社的面貌改变不了,就不信供销合作社干不好。”
2000年3月,服从组织安排,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原常务副县长由金玉挂帅承德市供销合作社。
承德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这是个“苦差事”,“说实话,我很不愿意来,因为承德市供销合作社这个摊子当时债务、人员包袱都比较沉重,银行今天封门市、明天起诉企业,供销合作社处于十分艰难的地步。”由金玉说,“但是既然组织已经选择了我,我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得好一些。”
在由金玉的记忆中,他第一天来到供销合作社时的印象是:“机关看着破破烂烂,职工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很多人思想挺不稳定,到处活动,希望能调离。”而更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当天就收到法院传票——供销合作社直属的贸易公司被银行起诉了。
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供销合作社巨大而沉重的包袱,在由金玉随后两三个月的摸盘调查中逐渐清晰起来:整体债务负担10.5亿元,未返还的社员股金近1.2亿元,在册职工队伍1.2万人。
“我豁出去了,把今后的十年八年奉献出来,就不信供销合作社的面貌改变不了,就不信供销合作社干不好。”由金玉说,面对这样一个摊子,他没有选择和退却的余地,只能靠着精神的支撑,化消极为动力,勇往直前。
“认准的事必须一抓到底,动摇不得、含糊不得、漂移不得,这样才能干出点事情,才能把问题解决。”
上任伊始,由金玉按自己的思路,提出了整合创新发展。
当时的承德市供销合作社,最怕的事情莫过于银行起诉,整天疲于跑各个银行进行解释通融。由金玉认为,这种被动局面不利于供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主动找银行协调解决这些债务的办法。对于由金玉来说,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通过一个银行一个银行地协商,经过抵债反租,变现资产清偿,通过多种办法,经过将近2年的时间,承德市供销合作社10多亿元的包袱全部卸掉了。
社员股金都是农民的血汗钱,这决定了社员股金比银行债务更难处理。由金玉刚来的时候,农民上访的事情时有发生,疲于应付。后来采取“企业变现一点、县社筹集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的办法,到目前已经基本清退完毕。
银行债务、社员股金都在以各种途径、办法解决的同时,承德市供销合作社大力度进行了改革。首先针对人员包袱,按照承德市有关改革的精神,进行一次性置换,把职工全部安置了。
供销社要发展不能一卖了之、一改了之。由金玉大刀阔斧,用三年的时间,把原有的27个企业,精简掉18个名存实亡的企业的同时,又增建了房地产、物流等3个有经济增长潜力的企业,总共留存12个企业。
“前三年我在省社不占位置,2002年开全省供销合作社会议,表彰先进单位,11个地市供销合作社只有1个没得奖,那就是承德。”由金玉回忆说,当时省社大力抓“四项改造”,各个地市都在搞,只有承德的指标完成得不好。
“我当时不把着力点放到‘四项改造’上,是因为承德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实不适合搞,如果单单是为了改造而改造,那只是短期行为,那种荣誉拿来之后太不光彩了,上对不起组织下对不起这支队伍。自从来的那天我就做好了长期扎根的准备,必须从根上解决问题,宁可受几年批评,宁可坐几年冷板凳,我也要为以后的发展趟出一条路子,弄些虚名虚数字我良心不安。”由金玉说。
虽然这次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对由金玉的触动很大,但是回到承德,他依然结合实际,按照自己的思路向前走。他说:“认准的事必须一抓到底,动摇不得、含糊不得、漂移不得,这样才能干出点事情,才能把问题解决。”
“把问题看准了,思路理清了,班子带好了,这支队伍就是一支生力军,供销社大有希望。”
由金玉用三年的时间减债解困,卸掉了包袱。随后全力以赴地抓省社提出来的“两个体系一个中心”建设。
现在的承德市社,已经实现了“三无”、“三有”,即一无债务负担缠绕,二无冗员负担困扰,三无“社员股金”压力;一有合作经济组织,二有连锁配送网络,三有支柱型骨干企业。
由金玉说,最困难的几年已经过去,现在就是一心一意服务“三农”,全力以赴推进“新网工程”,扎扎实实抓“一个中心两个体系”建设。承德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工作也受到了省社的认可和褒奖。
围场县新拨乡综合服务中心是承德市社工作重心转移后的一大亮点。今年8月份,河北省社领导带领各市社主任看到围场县新拨乡综合服务中心后大为振奋,认为堪称河北省一流。当地市委、市政府都很重视,希望总结推广。但由金玉又提出了否定:“新拨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市所有乡镇推广不客观、不现实,综合服务中心在新拨搞大规模可以,但挪到别的乡镇搞就不合适,在没有人流、物流、商品流形成一定氛围的情况下,搞新拨这样的大规模服务中心那是资源浪费。”
由金玉对自己在供销合作社的九年时间,这样总结:“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稀里糊涂应付也能过去,但是时光和岁月是无情的,今天这一天没有贡献,就等于丧失了时间、精力、生命的价值。在供销社的困难虽然很多,但是干起来更有滋味,更能发挥你自己这种思维拓展能力。作为一个单位班子的一把手,一个人思想的懒惰造成一片懒惰,一个人思想的懈怠造成整个队伍的懈怠,把问题看准了、思路理清了、班子带好了,这支队伍就是一只生力军,供销社大有希望。现在我们缺乏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政策,缺乏的是一种敬业精神,缺乏的是自我拓展能力。9年时间,我觉得很充实,无愧于组织交给的事业。”
拜访由金玉的时候,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未出台。在交谈中,由金玉最为强调的是,供销合作社人必须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才能争取到社会的认可。对于他,这不是一句空话,九年如一日的坚持是最好的明证。供销合作社系统正是因为有像由金玉这样的人存在并奋斗着,才于艰难的困境中趟出一条为农服务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