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勇担社会责任 共建和谐阳泉
——山西省阳泉农村信用社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 张占果 白文新 曹 志

  山西省阳泉农村信用社全辖3个县级联社,166个网点,是阳泉市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坚持商业化取向和利润最大化经营原则的同时,该社牢记社会使命,立足“三农”、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履行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扶贫济困  肩担道义

  近年来,阳泉农村信用社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同时,高度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

  作为全市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部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阳泉办事处积极发挥着扶贫济困的表率作用。

  200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工矿商贸企业结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以及会议精神,办事处主动与结对帮扶对象盂县上社镇肖家汇村和盂县西潘乡西潘村联系,深入两地开展实地调查。在多方调查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该办事处积极同帮扶对象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主导产业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同年,在肖家汇村选定了“村村通硬化道路”的帮扶项目,给予10万元帮扶资金;在西潘村选定了“改造全村饮水系统”的帮扶项目,给予10万元帮扶资金,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助残助教  义不容辞

  近年来,阳泉农信社下辖的各级农村信用社高度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特殊作用,开展了特色助残活动。

  平定联社先后开展了“志愿助残”以及为残疾人福利厂送信息、送资金、送技术等活动,2008年至今累计捐款3400元;盂县联社多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残疾人结对帮扶,走访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并为他们捐赠轮椅。

  郊区联社为40户贫困残疾人赞助了毛衣编织机、爆米花机等就业工具,2008年,又同郊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出台了《残疾人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为提交贷款申请的残疾人发放1万至3万元不等的小额信用贷款。该《残疾人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全省的空白,也引起了中残联、省残联的高度重视。中残联就此在其国内网站《地方动态栏目》做了专题报道,省残联也首次打破惯例,做出了“由基层残联自主选择合作银行”的决定。截至目前,郊区联社已累计为20名残疾人发放贷款36万元。

  该市农信社还积极开展捐资助教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为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22万元。

  支农服务  日新月异

  近年来,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阳泉农信社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依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品牌,创新思路,不断加大支农力度。继2008年启动“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之后,又于2009年启动了“农信社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在大面积、广覆盖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一线信贷员发扬背包下乡的传统,逐村逐户开展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评定信用户近11万户,所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了2.5亿元。

  为方便农民贷款,阳泉农信社提出了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提升限额、简化手续等优惠政策。对限额以内的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并在各网点设立了“绿色通道”,实现了柜台办理。同时,将信用评级优秀的最高授信额度提高到5万元。本着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根据农户所在村的信用等级,进行适当的利率优惠,最大限度减轻贷户利息负担。据悉,2008年仅为农民优惠的利息金额就达630多万元。

  一分投入一分回报。阳泉农信社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和支持,企业形象、社会地位以及经营业绩逐年攀升。截至2009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41.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0.54亿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