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日,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南阳经验现场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幕,会议展现了一系列新时期勇于探索创新的优秀供销合作社,他们成功的发展模式能否被复制,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如何推动全系统形成势不可挡的改革发展大格局,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供销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成功典型
山东临沂和河南南阳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明确定位,找准途径,把握命运,成为供销系统大量成功典型的代表。两次会议的与会者参观后大都感慨:“供销合作社已经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春天”。首先,各个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有利可图的事情人人抢着在做,但对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事,很多人都望而生畏。供销合作社所做的恰恰就是为农服务事业,是农民需要、政府要求、别人想做而不易做到的事情,这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优势。其次,供销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营主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价值链。经过多年实践,供销合作社已经不是单独在做一个项目、一件事,无论是日用品流通,还是农产品经营,都不仅局限于单个主体,而是定位于整个“体系”。随着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增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生活上需要综合性服务,生产上需要系列化服务,供销合作社的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便由此产生。随着改革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供销系统涌现出更多发展成功的典型也将是必然趋势。
二、典型示范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典型示范能够激发工作激情,有利于推动横向联合。
供销合作社作为处于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基本国情下的传统经济组织,经历了体制转轨期后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重新崛起,不仅需要自下而上的联合,也需要横向联合。然而供销合作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供销合作社全国范围的大联合非常困难,不可能由单一的联合模式实现,典型示范便成了推动联合的一种有效模式。南阳现场会通过直观展示发展成果,使一些薄弱县供销合作社看到了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和希望,找到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积聚了艰苦创业的激情和力量,进而结合典型发展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未来的发展规划。典型经验虽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但可以引导情况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的供销合作社建立起相似的发展模式,相似的发展模式易于产生相似的发展的需求,相似的发展需求便促使县与县、市与市甚、至省与省供销合作社走向联合。横向的小联合又为纵向的大联合创造了条件,如此一来,典型示范便以小搏大,推动“大联合”、“大供销”的实现。
(二)典型示范可以促进社有资产增值,推动社有企业改革的规范化。
我们参观到的每一个成功典型几乎都经历了资源优化、资产整合和资本引进的过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也应是社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社有企业在改革之初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抓大放小盘活优势资产、联合民营资本培育龙头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现代流通经营网络、吸纳农村“能人”做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确保了资产保值,而且实现了资产增值。这些典型经验的推广,可以使改制尚未完成的供销合作社在改革过程中避免无章可循、权责不明的问题,减少资产浪费,加快发展步伐。
三、典型的挖掘与推广
(一)怎样树立典型
1.深层次全方位解析现有典型。临沂和南阳等地成功的发展经验包含很多方面,每一方面经验的积累过程都是不断探索、尝试、开拓与创新的过程。参观学习的代表们看到了成功经验产生的结果,听到了带来巨大成果的经验总结,却很少接触到成功背后的创业细节。会后我们可以分析现有典型的发展史,更加详细地展示他们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获取支持的工作方式;富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克服重重困难盘活资产、整合资源的艰辛历程;把握机遇拓展服务领域时的思考与抉择。
2.寻找现有典型经验成功迁移的案例。代表们现场参观后纷纷表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回到单位后要制定发展规划弥补不足。然而,实施一种新的规划往往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加之可能有以往借鉴别人经验不成功的经历,再次改革面临着巨大压力,在这种状态下部分基层社将会进入观望状态。我们需要发掘出典型经验迁移成功的案例,促使薄弱县敢于改革、勇于发展。
3.以农业发展地区特色为依据,挖掘地区典型。我国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供销合作社与“三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各地供销合作社发展重点各不相同,发展模式各有特色。我们可以以地区特色为划分标准,在业务重点相近、发展特色相似的地区树立地区典型,提高典型经验的可复制性。
4.以服务领域为依据,树立行业典型。供销合作社有着传统的为农服务领域,也有新开拓的综合服务领域,虽然同一服务领域各地服务主体的数量、规模以及服务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为农服务性质、以往产权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为我们以行业为标准树立和推广典型创造了条件。
(二)怎样推广典型
1.做好典型经验实时推广。如果说两次现场会为供销合作社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后续典型经验实时推广则为其铺设了康庄大道。我们的工作情况交流能够很好的起到实时推广典型经验的作用,基层社是供销系统改革和发展的先锋队,典型经验的推广应当全面覆盖基层社,工作情况交流的材料也应当直接印发各个县级社、基层社。
2.做好典型经验汇编整理。供销合作系统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典型经验的推广应当伴随其中,虽然部分典型经验的基础是某一时的政策,具有时效性,但典型发展经验中所凝聚的探索方式和艰苦创业精神却可以长久的启发他人。因此,我们可以将典型发展经验汇总成册,发放各省、市和县级社。
3.将典型经验的学习和实施效果作为评价指标与项目资金挂钩。学与不学差别很大,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印发到各县级社之后,能不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典型是否优秀,材料是否全面,而是取决于基层社愿不愿意学,学还是没学。为促进薄弱县对典型经验的学习,我们可以规定薄弱县在申报扶持资金时应当提交对典型材料的学习情况,以及根据学习情况制定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与项目资金的申报相挂钩。所学典型可以是总社树立的,也可以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如果是自己选择的,应当将典型的相关材料一并提供。
4.以一对一帮扶的方式推动典型经验转变为生产力。要对全国670个薄弱县实施一对一的帮扶看起来似乎不可能,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启动多米诺骨牌的第一节。一对一帮扶过程的目标是推广典型经验,将典型经验转化为生产力。帮扶者不需要,也不应该使用特殊地位产生的影响力,只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帮其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为其提供制定发展规划所需要的合理建议,使帮扶后的成功可以长久,能够复制。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薄弱县进行帮扶,通过分析帮扶对象的现状,帮其寻找适合学习的典型经验,通过分析选取的典型经验,帮其制定发展规划,通过实时跟踪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时掌握他们遇到的困难,帮其寻找破解困难的成功经验,引导其走出困境,进而树立一个新典型,推动一批新发展。 (作者单位:总社合作指导部法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