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帮我们绝处逢生


  讲述人:马光华

  (影响中国供销合作社60年60人开拓创新奖获得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日杂鞭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86年,我进入供销系统开始专门从事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业务。在行业内闯荡了快30年,对我的人生轨迹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是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冯少康主任。

  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这一延续千年的习俗在中国大陆遇到了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开放,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失控,全国各地由此引发的伤害事故不断上升。1993年,北京在全国首先发出禁放鞭炮令,引得众多城市效仿。

  1996年,全国已有93个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此时,银川23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银川禁放烟花爆竹”的提案,提案先后通过了银川相关部门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我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冷静地思考分析宁夏烟花爆竹的现状,组织人员迅速撰写了关于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系列报告,立刻报送银川市和自治区人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民俗、市情、经营等不同角度阐明了“禁”与“管”的利弊关系。

  当时这个报告引起了时任银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少康的重视。在冯主任的关心指导下,他组织相关部门和宁夏供销合作社组成考察团赴北京、天津、大连等18个大中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最终达成共识:对烟花爆竹这种特殊商品实行“管而不禁”政策,既符合民意,又保留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1997年,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银川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出台,宁夏在全国首先提出了“管而不禁、放而不乱”的思路,引起全国震动,“烟花爆竹怎么管,宁夏出经验”迅速唱响全国。

  现在想想,正是在冯主任的开明决定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烟花爆竹管理才在绝境下趟出了一条新路,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他确确实实是我工作这么多年来最感激的人。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