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09《茶周刊》专题回放


  关注《茶周刊》,关注编辑部用心策划的每一个时事专题,《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始终坚持“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办报宗旨,为中国茶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折射产业动态

  深入改革创新,建立市场机制,推进市场经营,是一个行业媒体解决现实生存、谋求长期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基本问题。《茶周刊》立足行业,发展产业,在2009年里策划出一个又一个值得业内人士思考的深度专题。

  今年中国红茶市场回暖,传统品种红茶质价上涨,红茶文化也便悄然进入编辑部的纸张里。展示中国红茶,介绍中国红茶历史文化,给中国红茶鼓劲儿打气,正是《五月红茶香》专题的核心思想。此外,《茶周刊》编辑部专门策划一期介绍四川红茶的《日出东方筠连红·醒世茶业》专刊,展现“筠连红茶,魅力东方”的红茶韵味。

  中国十大名茶入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这是今年上榜茶界十大新闻的重要事件之一,世界人民将与中国茶亲密接触。为此,《茶周刊》编辑部与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活动组委会合作策划了《世博茶》专刊,详细报道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新闻。此外,本报编辑还专门策划了《茶与世博会》专题也让读者感受了一把在茶界涌起的“世博风”,也展现出茶走进世博会的历史沿革。

  业内人士时刻关注茶饮料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近年热议话题之一,近期有关茶饮料新标准也即将出台,本报编辑精心策划《进军茶饮料,茶企一定行!》专题,充分为业内人士鼓舞士气,站在行业发展的时代前沿,提出我国茶饮料虽竞争激烈,但实则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观点。

  今年四月,在踏青问茶正是时节的时机里,本报编辑精心制作了《人间四月天,最美是茶乡》专题,特意将各地茶乡与品茶活动掠影予读者,从北京到福建,从贵州到上海,从茶园到茶场,循着茶香播撒希望之种。

  此外,今年的《茶周刊》在为读者呈现精彩专题的同时,也为业内人士推出不少精心策划的专刊,如《老舍茶馆》、《八马茶业》、《龙潭毛尖》、《雅安藏茶》、《醒世专刊》、《谢裕大茶业》、《盛甲子专刊》、《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茶博会》。我们为产销企业搭建信息平台,为茶叶品牌提供推广空间。

  营造节庆氛围

  节庆之日,举民同欢,恰也是我报编辑部为读者奉上节庆佳礼的时节。2009新年伊始,《新年逛茶馆》专题带领读者游览京城茶馆,通过对京城各大小茶馆饶有趣味地介绍,凸现“喝茶在北京,用自己的方式逛茶馆”主题思想的新春喜庆氛围萦绕其中,也为爱茶者提供了饮茶指南服务。

  在五一劳动节以及儿童节之际,本报编辑特此推出《劳动节:关注茶博士》与《爱茶的娃娃》节庆专题,将茶馆里服务顾客、沟通内外的“茶博士”淋漓展现,也在报纸一方舞台上呈现出儿童爱茶的乐趣景象。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今年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是《茶周刊》编辑部的重头戏。本报在国庆之际特此推出《国庆专刊》以及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新中国60周年茶事系列报道》,更早在7月份推出详细介绍献礼国庆的紫砂壶《盛甲子》专刊。特别是《新中国60周年茶事系列报道》,从行业发展模式、公共管理、市场结构、国际贸易、科技、茶学教育以及茶文化几大领域,高度总结并深入分析新中国60年茶业辉煌成绩,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此外,《国庆专刊》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爱中国茶产业》、《新中国茶业走过60年光辉岁月》、《60年回眸,茶叶外交》精心展现行业发展概况,希冀以新闻人身份为行业史册助添浓重笔墨。

  雅俗共赏茶文化

  多年来,《茶周刊》努力践行着“弘扬茶文化”的责任使命,与读者一同体悟茶文化、传播茶文化。

  在《欧洲驻华使节老舍茶馆畅谈传统文化》专题里,我报采编人员汇总参会的各国使节的观点要义,并利用巧妙的编辑语言将其生动展现给读者,使茶文化爱好者了解到各国使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理解,更为茶文化传播奉献了一份力量。

  《当代茶馆》专题讲述了中国茶馆三十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历史篇”、“当下篇”、“未来篇”图文并茂地展现《茶馆一脉三十年》,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精彩展现当代中国茶馆多元化发展现状。《读书专题》以“深秋劝读”的心境与淡雅品味向读者推荐茶书,并为读者寻找适合读书的茶馆,颇受读者喜爱。

  本报今年陆续为读者送上《茶文化教育初吐芬芳》、《成都:无茶不安逸》、《茶艺师考评》等精彩专题,让茶文化的传播不再枯燥,于趣味中品思茶盏中的东方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