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些金融机构开展的审计活动或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检查,或是效果难以持久的“短效行为”。因此,从实际出发,不为检查而检查,从“六个结合”入手注重审计成果的运用,可以确保审计成果的长效性和延续性。
一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每次检查审计活动结束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以座谈和研讨的形式进行集体研究,各部门相互配合,制订合规操作指引手册。同时,督促各部门对现行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或重新修订,防止制度滞后性。
二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全辖整改相结合。将审计时在一个网点发现的问题,通报到全辖范围内的各网点,在进行全辖通报的同时,要求在全辖范围内进行对照检查,达到一家问题多家整改。
三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日常辅导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好会计辅导网和信贷辅导网,由各支行自行组织,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网活动,对审计问题进行动态整改,提高辅导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审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并与干部业绩考核相挂钩,建立干部员工违规行为档案,加强行为考核力度,通过分值考核的手段,直接与干部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促进干部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程序办事、按制度操作的行为。
五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审计问责制相结合。审计问责制作为审计成果运用的一种方式,它既是对违规责任人的一种处罚措施,也是对辖内员工操作行为的一种有力鞭策,加强了审计问责制的执行力度,是最直接,也是对员工违规行为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最有效制约。在经济处罚的同时,采取听证、质询会议的形式,强化违规行为究责力度。
六是将审计成果的运用与提高员工合规意识相结合。定期组织审计、财务、信贷等检查部门到各支行召开违规案例分析会,对各支行一段时间内在检查审计中发现的差错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同时,检查人员结合平时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点逐一进行分析,并与支行人员一起探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