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贷款管理应“内外双修”

朱 江

  有人说,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如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年年清收,年年又有新的“冒出来”,甚至是越清收越多。对于这种现象,很多人都认为是借款人不讲信用造成的,但实际上,农信社的内部问题也是不良贷款的成因之一。因此,要想管理好贷款,农信社需要“内外双修”。

  四项“内修”

  首先是修“自身”,即,要提高全员素质,从道德思想、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分析判断能力等多方面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适应改革发展形势的要求,营运好信贷资金,杜绝不良贷款的形成。

  其次,是要有“铁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需严格管理,强化责权关系。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深化农信社的改革,既要放开手脚,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又要完善和严明各项管理制度、纪律,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巩固盘活成果,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避免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完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完善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严格实行贷款风险度,量化控制和审批权限的分级控制,加强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

  再者,是要做到“严打”,即要 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严把贷款出口关,做好贷前调查、规范贷中审查。信贷人员要及时掌握贷户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情况,并注重对抵押物及担保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等。完善贷后检查,检查做到全方位,明确检查责任,强调过程、结果的真实性,形成报告,并对贷款的合规性进行检查,“三查”三个环节,环环紧扣,不能流于形式。

  此外,还要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信息化时代,要有较高的信息驾控能力,各级领导和业务管理人员,都要捕捉信息,信息的准确和广泛,是做好工作处理好有关问题的基础,对于一些贷户的要求,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做出准确的决断,使贷款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四项“外修”

  “外修”之一是要按“国道”行驶。要清楚国家大政方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杜绝什么,按国家指定的“道”走,方向便不会错。加强科学观念和法治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信贷管理要讲究科学,信贷资金要增加科技含量,把握好正确的贷款投向,每发放一笔贷款、支持一个项目,都要进行科学分析,审慎、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特色农业等。创新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做好营销工作。

  “外修”之二是要打好“招牌”。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农信社应尽力为贷户排忧解难,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帮助贷户盘活资产、改善经营、开拓市场、增加效益、走出困境;在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实行股份制,或兼并、破产、组建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时,农信社要预防企业在兼并破产过程中悬空贷款、逃债废债。

  “外修”之三是农信社要主动协调好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不良贷款的清收难度便会相对降低。对于现有的“一逾两呆”贷款,要按其成因归类解决,并以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并举的措施治理。

  “外修”之四是要用好法律这把“尚方宝剑” 。农信社应加大对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弘扬诚实守信意识 ,打击违约失信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可见,如果能做到“内外双修”,便会管理好贷款、支持好地方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自身也会见到效益,企业员工也能少犯错,真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大好事。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