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耍“小聪明”后


  我是一名老矿工了,刚参加工作时我在800米井下工作目睹的一件事,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

  那是1998年2月的一个夜班,我们一个班16个人和往常一样来到工作面地点。班长早已给每个人“分了一亩三分田”,副班长和平时一样提醒大家:“根据上个班反映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坚持敲帮问顶、扶起倒下的柱子,在攉完煤帮的炭前,一定要把‘窝子’,打好临时支护,2米一个临时支护。”

  副班长话音刚落,我就熟练地干了起来,和我挨着的是年轻的白新红。在忙碌中,大家都快攉完煤帮的炭,原来还看不见人的煤帮很快成了一个个小沙丘。趁溜子停的间隙,我和小白闲聊起来,问他:“今天你好像干的比平常轻松嘛!”“今天运气不错,顶板好。我煤帮柱子打得少,所以快。你可千万别告诉班长啊。”“放心好了”……溜子启动,我们又开始忙乎。“不好了,小白被矸石块压住了,大家快去抬石头”突然,耳畔响起的喊声惊住了我,大家快速跑过去,只见一块长3米,宽0.6米的矸石压在小白身上,万幸的是,矸石块被煤帮的一块大圆矸子垫住,压在小白身上的重量大大降低,再加上小白戴着安全帽,所以才逃过了一劫。

  刚缓过劲,班长和副班长就把全班16人一起叫来,副班长着急地喊道:“白新红同志,要不是下边由矸子支撑,后果可想而知,每个班前,我们都强调要严格按规程要求做,可是你图省事,图快,少打柱子,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回去好好反思一下,包括白新红,所有人上井后都写份检查!”

  自那之后,包括小白师傅在内的班组16名成员,再也不耍“小聪明”了。

(苏 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