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合作银行,为我圆了大学梦”。日前,刚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的傅某顺利从福建南安农村合作银行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傅某家庭生活艰辛,父亲重病卧床不起,只靠母亲一人打工维持生活,无法为其提供学业的费用。该行在获知情况后,及时与市教育部门沟通为其办理了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帮其解决在校期间所需学费,圆了该学子“大学梦”。
今年以来,福建省农信社(含农合银行、农商银行)承担全省8个地市(除厦门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工作,截至8月底,已向10280名贫困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648.79万元,给予贷款授信总额达19770.77万元。
多项优惠 方便学子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加强与各级教育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保险公司、高校等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做好贷款需求、审核推荐、跟踪管理、贴息与风险补偿金归集等工作,形成运作顺畅、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对贫困学生实行“一次申请、一次授信、一次签约、分次发放、专款专用、按期偿还”,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利率优惠、期限灵活、便民惠民。
福建省农信联社采取了五项便民惠民经营措施,提升农信社金融服务质量,以促进全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实行“一次申请、一次授信、一次签约、分次发放、专款专用、按期偿还”操作办法,最大限度地简化了贷款流程。二是规定“按学生户籍所在地就近受理贷款申请”的原则,保证困难学生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三是实行“执行国家基准利率和按年计收贷款利息” 的贷款利率,使贷款学生享受30%以上的利息优惠。四是采用“最长14年借款期限和学制年限外加2年的还本宽限期”的贷款期限安排,减轻了学生还款压力,有利其更好完成学业。五是针对学生入学后因勤工俭学无法回乡办理后续的贷款发放手续,以及因攻读第二学历需要追加贷款额度的情形,做出最人性化、最有利于学生(共同借款人)的制度设置。
加强宣传 有效推动
南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9笔、金额11.09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该县联社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促成设立“南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在县教育局,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此外,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宣传,分类指导:印发《福建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问答》发送到各个学校进行广泛宣传;印发《致全县大学新生和家长的一封信》、《百姓征信手册》,重点介绍南靖县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情况、申办的条件、申报的程序、贷款手续和利率以及信用的意义。
现场办理 答疑解惑
“如果没有农信社助学贷款的帮助,我就进不了大学校门。感谢信用社,感谢党的好政策,毕业后我一定要为家乡多做贡献。”家住铜陵镇的陈晓鸣同学在现场会上顺利获得一年0.6万元,授信4年共2.4万元的贷款。
8月18日,东山县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办理现场会在东山二中举办。省农信联社、福建银监局、省教育厅等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现场会,东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场为23名高校学子,授信金额42万元,现场发放贷款11.9万元,该联社理事长张赞河、主任汤赐明为学生答疑解惑。
此外,对因繁忙无法到农信社办理手续的学生或家长,则采取上门服务的办法。截至8月17日,东山联社已支持贫困高校学生132名,授信金额261.3 万元,发放贷款金额9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