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柜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错账发生后,在操作系统中查找客户的信息时,却发现该客户的信息基本为空,没有联系电话,没有工作单位、家庭地址,或者因联系方式陈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而无从查起,这就为错账处理造成风险隐患。
那么,农信社如何才能有效降低柜员在临柜操作中遇到的这种风险呢?
要降低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时刻坚持谨慎性原则。
但差错是没办法完全避免的,所以,当差错发生时,我们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更正差错。
柜员发生长款时,我们要及时联系客户,告知相应的情况,让客户觉得我们农村信用社是放心银行;在柜员发生短款时,我们要尽快查明原因,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此种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一般就是查监控看录像,然后在系统中查询该客户的联系方式。
因此,农信社必须高度重视客户信息的维护工作,特别是在办理外来务工人员开户业务时,我们必须在系统中详细录入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手机号码,另外,他们上班的厂名、居住地等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同事负责。
及时录入客户有效信息不仅能有效降低柜员临柜操作风险,而且能对信贷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信贷员客户信息的导出是以操作系统中的客户信息为基础的,柜员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录入并更新客户信息,将有助于信贷工作的开展。比如说,在贷款催收工作中,准确的联系方式能够便于信贷员及时联系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