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皇城35千伏变电站,因为偏僻,寻常少有人光顾,如同一座香火稀少的庙宇般寂静。然而,就是这个寂静的小站,却传出了一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站长李燕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植物人”丈夫不弃不离,最终使丈夫苏醒并恢复自理能力,创造了一个医学上的生命奇迹。
“车祸破坏了我美满的家庭,颠覆了我所有的幸福”
熟悉李燕的人都知道,她的家庭原来美满幸福得令人妒羡:她和丈夫十分恩爱,独生女儿活泼聪慧,公公婆婆和善可亲,多年来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丈夫特别优秀,不但英俊潇洒一表人才,而且会挣钱。李燕因有这样一个好男人的肩膀可依靠而深感幸福,也因有这样的家庭而感到十分惬意,脸上常常荡漾着满足的笑容。然而,2006年底的一场变故,一下子把她推到了困苦的深渊。
阴历腊月初九的那天下午,丈夫春风满面出门去接女儿,半小时后遭遇车祸,经过开颅等急救手术,却成了一个仅有生命体征而没有生理反应的植物人。
正当李燕在为丈夫的医治东奔西走时,新的打击接踵而至。本来患有轻度抑郁症的公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一个清晨从自己居住的三层楼阳台上跳了下去……一向和蔼可亲的公公这样离去,李燕深感切肤之痛,所有美丽全然支离破碎、化为乌有。
“灾难象山一样压下来,我差点就撑不住了”
公公的跳楼自杀,对李燕的打击是双重的。一方面,公公在世,毕竟家里还有一个主事的男人;另一方面,公公带走的还有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现在就只剩下她每月不到一千元的工资,用这点钱去医治重伤的丈夫并应付全家的生活开支,有多么艰难是可以想象的。此外,尚未成年的女儿在父亲受伤、爷爷去世接连的刺激下,心灵受到严创,体质瘦弱,经常生病发烧,无法继续上学读书,只好退学在家休养。李燕孱弱的肩上又增加了一层隐形的重负。
李燕曾多次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而哭泣。哭自己命苦,哭皇天无眼,哭丈夫的重创,哭公公的殒命,哭家里的经济困难,哭女儿的身体羸弱,哭这一切不公和重负都强加在她一个弱小的女人身上。
她甚至想到了像公公那样去寻求彻底的解脱,曾经两度走近公公跳下去的那个阳台。然而就在这里,她想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想到了丈夫过去与自己深深的感情,想到如果再没有了她,丈夫就无法再活下去,女儿也不能健康地长大成人,他们需要她,依赖着她,一天也不能没有她,她就是他们的天!
对丈夫的爱和对女儿的责任,让她从绝望中走了出来,振作精神面对苦难,鼓足勇气去战胜苦难,以信心和毅力赢得拯救丈夫生命悬于一线的转机。
“既然生命会发生奇迹,我就守候它的出现”
说这句话时,李燕平静的语气中流露出十足的坚定和自信。
丈夫成了植物人,这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主治医生明确地告诉她,除非发生医学奇迹,否则将永远躺在病床上,直到死亡,委婉劝导李燕放弃进一步治疗。出于理解和同情,丈夫的哥嫂和一些亲戚认为坚持治疗只会落得人财两空,也劝李燕放弃。但是,李燕始终不为所动。她觉得,躺在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女儿的父亲,是她相亲相爱十五年的丈夫,是血肉相连的亲人。只要丈夫一息尚存,女儿就有父亲,自己就有丈夫,就是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决不放弃对丈夫的治疗。
一个朋友告诉李燕,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一个卧床两年的植物人,在亲人长期的呼唤下苏醒过来,后来发展到自己能够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李燕心里万分激动,于是她仿照那篇报道中病人家属的方法,一有空就俯在丈夫耳傍轻轻地呼唤和诉说,逐渐把这种呼唤和诉说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她对丈夫说自己内心的苦楚,说女儿经过治疗病情已经明显好转,说单位动员职工为家里捐款还有工会的困难补助以及许多好心人伸出援手,轻声回忆他们以前相亲相爱的甜蜜生活,回忆他们初恋时的情景……,经常一边讲述一边就依偎在丈夫的身边进入梦乡。
为了找到进一步说服自己支撑下去的理由,她走访病友,查阅大量资料,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有与丈夫同样的病例,在治疗与康复运动相结合的作用下,曾经发生过生命奇迹,使得她更加坚定了为丈夫继续治疗的决心。
凭着所查阅的资料,以及和医生的深入探讨得知,可能治愈丈夫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甚至第三次做开颅手术。开颅手术的风险大她是知道的,费用高她更明白。但为了拯救丈夫,她愿意担当一切。也许是开颅手术产生的效果,也许是李燕长期的真情呼唤发挥了作用,也许是李燕的执着感动了上苍,总之,丈夫的病情有了重大的转机:三个月后的一天,当丈夫再次睁开眼睛,那眸子里不再是茫然空白,而是有两行清泪溢出——他能听懂她的话了,能和她进行眼神交流了!那一刻,李燕激动地哭出声来。几个月来她无数次的哭过,几乎哭干了眼泪,可那都是伤心、绝望地的哭,唯有这一次她是因高兴而哭。因为她的坚守,医学禁区的神话被打破,因为她的坚守,她期待的生命奇迹终于发生了!从此,她的丈夫不再是医学定义上的植物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并且能表达的高级生命体!
又过了半年,丈夫开口说话了,尽管不成句子。更让李燕惊喜的是,2008年5月6日下午,躺了两年的丈夫竟然挣扎着自己从床上坐了起来,李燕再一次喜极而泣。
医生告诉她,开颅手术的效果是很有限的,病人能够醒过来已然是医学上的奇迹,要想得到更大程度康复,长期的人工穴位按摩和康复运动也许有所帮助。对于任何有助于康复的治疗,李燕当然不会放过,但一天高达三百多元的人工按摩费用让李燕再次作难。两次开颅手术和其他住院费用,已经让李燕负债几万元,然而,李燕又怎么能够甘心让丈夫的康复停滞?经过几天焦虑地思考,她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在医院附近租住一间小屋,每天用轮椅送丈夫到医院接受专业按摩,这样可以节省那一笔住院费,自己还可以在一边剽学医生的按摩技术,学会后由自己来给丈夫按摩。半个多月后,丈夫在医院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按摩治疗,李燕也学会了专业按摩手法和一套康复运动技巧。为了方便照顾,李燕直接把出院的丈夫接到她所工作的皇城变电站住下来,在工作之余每天坚持给丈夫按摩两个小时。从此,漫漫的一千多天里,她不曾间断过一次,经常是做着做着自己倒先睡着了。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李燕精心护理下,如今丈夫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口齿虽然有些含混但已经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更可喜的是,现在丈夫常在李燕下班回到家里时,有时送上一个苹果,有时递上一杯热茶,还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当这时,李燕总是感慨不已,她终于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韧性,为丈夫也为自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涅槃!
“强调苦难苦难就会加重份量,漠视苦难苦难就会减轻程度”
从丈夫被撞成植物人到恢复基本生活能力,历时四度寒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对于身处顺境的人来说,也许会在不经意中走过,然而对于李燕来说,这一千多个日夜是一天天地数着熬过来的。开始的两年,她每天要给躺卧在床上的丈夫作医学定义上的特级护理,后来的两年,她要十分辛苦地给丈夫做康复按摩,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抚养教育未成年的女儿。更为艰难的是,她要用自己每月不到一千元的工资去为丈夫康复治病和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没有别的办法,她只有用节约开支来把日子支撑下去。
为了省钱——四年来她很少进城,她怕看到时装店里琳琅满目的衣服而勾起自己购买的欲望;四年来她几乎没有走进过肉食店,她怕自己因买不起而感到心酸;四年来她没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而天天都穿工作服;四年来没去过菜市场,她在变电站的空地上开荒种菜,;她每天给丈夫吃两个鸡蛋保证营养,而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口……
自从丈夫苏醒过来以后,李燕再也没哭过。不是因为她经历的苦难太多而变得神经麻木,而是丈夫的“复活”所带来的信心和希望,使得她不再在心里强调苦难,而是漠视它,继而战胜它。她对生活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心情越来越阳光。四年来她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看到那么多的好心人曾经或仍然在向她伸出援手,她要用行动来报答。因此,在护理好丈夫,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把本职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她在丈夫伤残后的三个考核年中,所负责的皇城变电站运行一切正常,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或差错。三年里,皇城变电站先后被评为“标杆变电站”和先进班组。
李燕对丈夫含辛茹苦和任劳任怨的精心护理,对女儿循循善诱的教育与呵护,对婆婆尽心尽力的孝敬,对家庭的高度负责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周围人们,她的事迹广为传颂。最近,李燕被宜城市委宣传部特别提名参加全市“道德模范”评选。相信李燕一定能够荣膺这个称号,更相信在李燕顽强地望守丈夫生命奇迹出现的精神感召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像她那样,以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去促进文明和谐局面的长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