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简讯


  内蒙古开鲁县社红干椒基地项目经济效益明显

  本报讯 2010年,内蒙古开鲁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2000亩红干椒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年均增收达到50万元。

  据悉,该种植基地扩建项目是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审核通过的,是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总投资共234.9万元,其中:投资153.66万元用于新建水利设施,投资13万元用于各种科技措施。目前,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加强,项目区内红干椒每亩单产平均提高50公斤,亩均年增收250元,基地年均增收50万元。

  道德红干椒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23户,其中农民社员116户,带动农户326户,社员入股资金57万元,年种植红干椒面积已达5600多亩。合作社不断开拓国内外红干椒销售市场,与山东、河北、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区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客户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促进了开鲁县及周边地区红干椒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蒙讯)


 

  吉林抚松县社三项举措服务新农村建设

  本报讯 吉林省抚松县供销合作社采取三项举措服务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加快发展乡村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争取新增农资连锁店5个,总量达到26个。启动实施千吨有机肥和专用肥供应工程。80%以上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加强乡村网络终端连锁网点建设,争取今年新建日用消费品农家店7个,总量达到210个。力争实现“新网工程”覆盖面达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0%。二是加快基层社改革步伐。推进县级配送中心、乡镇中心超市和村级便民店建设,着力加强乡村空白经营网点恢复重建。推进基层社股份制、合作制改造,实现基层社股权多元化,力争今年改造基层社3个。三是大力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推动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力争今年培育2个农产品品牌。

(王怀椿 彭贤良)


 

  黑龙江省孙吴县合作社积极实施“农超对接”

  本报讯 黑龙江省孙吴县北方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帮助农民规避农副产品流通风险,解决销售难的问题,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北方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技术,目前,可年产鲜菇120吨以上。但由于本地市场需求量有限,食用菌的销路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个难题,合作社先后购置了4台运输车,将生产的食用菌运往黑河、北安等地销售。

  同时在黑河市、县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该合作社的产品不但进入当地农贸批发市场而且直接进入大型超市和各级酒店。“农超对接”的实施,使该合作社拓宽了销路,扩大了销量,年产值达到60多万元。

  (黑讯)


 

  山西平顺县助农增收千元

  本报讯 2010年山西平顺县寺头供销合作社投资96万元,建成了1个农副产品连锁经营中心,拥有仓储面积1500平方米,连锁经营网点9个,与全县12个乡镇的60个便民店和100多个农民经纪人开展业务往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  平顺县寺头农副产品连锁经营中心的成立,为当地农业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该中心以天池药材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扶持中药材生产,引导全乡农民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市场信息指导购销,截至目前,帮助农民推销各种中小药材近千吨,实现利润1000余万元,仅此一项为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今后,该中心还将竭力把天池药材专业合作社办成农民股东超千户的专业合作社,成为闻名全国的绿色药材种植基地。

(郎卫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