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金融服务创新”已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竞争战略。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0年以“农户贷款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78%”的业绩,稳住了“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地位。然而,另有资料显示,在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当下,不仅是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就连外资银行也看好农村金融市场,一场中外资银行“齐下乡”的大戏已经开演。
面对着利益格局或将重分的农村金融市场,面对着不能推卸的支农义务和责任,很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继把发展战略指向了“金融服务创新”。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在广泛开展的“农信进万家”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种趋势
“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强化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有效契合,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日前,谈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如是说。
实际上,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已经成为诸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推进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我国西北部,新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将“创新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致胜”作为新疆农信社提高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在东北地区,辽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提出,“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在华东地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提出,“把积极推进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作为改进支农服务的切入点,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手段,使支农力度、广度和深度持续提高。”……
位于华北地区的河北农村信用社,趋势亦然如此。
河北省农信社服务创新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全省农信系统大力度推行的“农信进万家”活动之中。
“农信进万家”活动始于2010年7月,是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面向全辖推开的一项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的服务性活动。据了解,该活动的重点是“四进三送”,即:进农户、进基地、进企业、进社区,给广大客户送信用、送产品、送服务。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农户、经济组织和企业的资金与结算,最大限度地体现农信社的经营特点,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服务创新的成效是多元的,不仅体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上,而且,也体现在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发展上。
结果显示,从金融服务水平上看,在“农信进万家”活动中,河北省农信社累计入户调查农户323万户、基地523个、企业7万多个、社区22万户,分别占辖内农户总数、各种种植养殖基地总数、各类中小企业总数、社区居民总数的24%、65%、33%、12%。授信户数998022户,授信金额1959亿元,用信金额1852亿元。新增网点39个,新发信通卡283万张,新布放ATM 520台,已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品种、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
从经营业绩上看,在活动开展期间,河北农信社共增加存款5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加285.2亿元;涉农贷款增加219.6亿元,累放涉农贷款2949.6亿元,涉农贷款纯投放205.6亿元;实现总收入2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加45.12 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 82.1亿元,比活动开展前增加 20.4 亿元。
在今年4月份,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面向全辖再度提出了“深入推进开展‘农信进万家’活动”。
“无定律”的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的重点,是否必须突出一个“新”字?
在河北省农信系统深入开展的“农信进万家”活动中,各辖区农信社别具一格的特色做法争相涌现:开通理事长热线、深入企业收残币、百场电影送下乡……;但其中也有很多做法是传统的“笨办法”,例如,一家一户地入户拜访、在街头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折页,利用宣传车进行宣传……
“对‘农信进万家’活动,省联社提出了一个思路、一个方向、一个框架,具体到各地活动的开展方式,还需要各市、县级农信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和办法,这样才能使活动深入持续地推进。”对于在全省农信系统开展得如火如荼,且收效显著的“农信进万家”活动,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经营班子负责人李子洲总结说。
“适合,就是我们的特色。”谈及金融服务创新的做法,乐亭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李连海也谈出了自己的理解。
李连海介绍说,乐亭县是河北唐山市境内有名的农业大县,域内很多农户都是以蔬菜大棚种植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里忙活着。因此,利用辖内各乡镇集市时间进行集中宣传金融知识,成了该联社经常采用的做法之一。
“四辆写着‘热烈祝贺乐亭县农信社存款突破40亿元’标语的宣传车,红色的,特别抢眼。”想起跟随宣传车一同下集市宣传时的场面,杜航,这位乐亭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感触特别多。
她把自己的感受总结成了几个“特别”:老百姓特别热情,宣传车还没停稳当,宣传展牌还没放好,人就围上来了;老百姓对金融知识的需求特别强烈,对宣传单看得很仔细,对宣传人员的讲解听得很认真,在讲人民币反假知识时,有的群众就从兜里掏出钱,一一比对着讲解内容辨别;老百姓对这种金融下乡的形式特别欢迎,因为讲的都是一些老百姓们很关心的问题。
“每次宣传结束,即将返回时,老百姓们都会问,你们下个集还来不呀?欢迎你们再来呀!”杜航说。
“‘农信进万家’活动的真正意义,绝不是单纯追求服务方式的‘新’和‘奇’、追求短期内活动的声势浩大。”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齐晓东告诉记者,“它真正的意义是要让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让主动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它最终要实现的是服务方式、工作态度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
服务“升级”的标准
提及优质金融服务的标准,如果以“客户至上”为参照系,那么客户的感受,无疑是判断金融服务优质与否的最直接标准。
“原来我们办业务的柜台,是在两个大柱子那儿,现在退到大柱子后边去了。”以营业大厅里的两根支撑的大柱子为参照物,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信用社主任付瑞国向记者介绍起了营业网点改造后的变化,为了让客户有个更为宽松、舒适的办理业务的环境,在网点改造时,他们有意压缩了办公区的面积,扩大了营业区的面积,“150㎡的使用面积,光大厅就用去了100㎡”。
现如今,改造后的亮甲店信用社不仅外观格外地气派敞亮,内部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在当地金融机构网点中,也是首屈一指:增设了叫号机、ATM机,专设了开放式柜台,VIP室。
但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付瑞国强调的那些极具人性化的因素:在大厅里安装了空调、饮水机,并在等候区新增了四排椅子,坐在椅子上,客户向旁边略一抬眼,就能看到一面宽大的提示板,上面的“通知”甚至会细心到“提醒客户办业务时带好身份证”。
“环境好了,客户即使不办业务,也喜欢来。”付瑞国说,“大家从地里干活回来,也会经常到这里来乘凉,休息上一会儿,因为大厅里有空调,凉快,还有饮水机,渴了就喝杯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北农信社,与服务环境同步升级的,是客户享受的信贷业务。例如,今年为了方便农户办理信贷业务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进一步提升全省的金融服务水平,借助“农信进万家”活动,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在推出小额贷款卡和信贷管理系统。
“目前,这两项新的业务和系统正在唐山地区进行试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办事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关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就像那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北省农信系统展开的“农信进万家”活动还在继续,改进和提升服务的步伐也没有停歇。
一如该省联社经营班子负责人李子洲日前在“农信进万家”推进会上所说,“作为提升全省农信社支农水平、提高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决不是权宜之计,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活动,持续、深入、长久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