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海扬帆 赢在服务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纪事
贝 贝

  浙江路桥农村合作银行始终秉承“立足区域、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优化服务。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1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3万多户农户和400余家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模式  支农支小

  路桥区腰塘村村民蒋梅宝经常与路桥农合行打交道。以前去银行贷款,蒋梅宝多少觉得麻烦,因为银行要派人去村里了解他的经济条件,还要找担保人,等贷到款,起码得一两天。

  但是,从2009年2月开始,蒋梅宝不再觉得贷款是件麻烦事。原来,路桥农合行在金清试点成立了农户贷款中心,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贷多少款,农户说了算;能不能贷,信用说了算;愿不愿贷,制度说了算。

  这个台州市独一无二的农贷中心,辖43个村,建有所有村民的信用档案。只要没有赌博、盗窃等不良行为的农户,都能经过授信得到一张丰收小额贷款卡。农户凭此卡,可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贷。

  2010年,该行又在试点的基础上,在新桥、蓬街两家支行相继推广建设了农贷中心。期间,路桥农合行特地在村居聘请了400多名金融联络员,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和10万元三种授信额度。

  仅2010年,该行就发放了小额贷款卡16901张,授信金额13.2亿元,贷款余额9.46亿元。

  走村访户  助民解困

  “召开一次工作研讨会、参与办理一笔贷款、帮助解决一个难题、督促办成一桩实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这是路桥农合行干部在下基层办实事活动中时刻践行的庄严承诺。

  路桥桐屿街道的很多农户仍记得,2010年初,他们种植的枇杷遭遇倒春寒,损失惨重。就在他们为资金发愁时,是路桥农合行的干部们为他们送去了“及时雨”。

  那时,当路桥农合行的干部们得知情况后,一边深入村居开展专题调查,详细了解农户的种植面积、收购情况等,确定合作社和农户个人的授信上限;一边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好贷款发放工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为使领导干部真正“蹲下去、沉下心、办实事”,该行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户制度。总行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农户5户以上,中层干部每人联系农户10户以上,对联系户定期进行走访,完善档案资料,现场办贷或帮助解决困难。

  支持公益  承担责任

  在2010年初,路桥农合行又揽了一笔“亏本生意”——发放养老保险金。

  根据政策,路桥区年满60周岁、未享受离休、退休、退职待遇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可按规定每月领取60元基础养老金。能享受这项待遇的共6.5万人,其中近5万人由路桥农合行承担发放。

  说这是一笔“亏本生意”,是因为养老金发放量大面广,任务繁琐。路桥农合行的存款余额110亿元,而近5万人每人60元的养老保险金,每月只有300万元,仅占总额的万分之三左右。但因为发放量为5.1万户,银行账户总数猛增30%,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方便老人领取,该行44个网点在双休日和春节都没有放假,照常营业。

  但是,该行认为这笔账不能这么算。农合行的根本是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养老保险发放是一项特殊的工作,要让老人们在方便中得到实惠,感受温暖。

  路桥 农合行揽的“亏本生意”可不止这么一件。近年来,该行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一日捐”、“慈善结对”等献爱心捐助活动,共向慈善总会捐款近百万元。

  提升素质  加强服务

  路桥是个商贸城市,银行众多,面对同行们的激烈竞争,路桥农合行如何应对呢?从上面几个事例中不难看出,他们很注重做细做精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和管理工作。

  在农合行路桥支行营业部,他们每周定期召开员工学习例会,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每月召开一次改善会,通过测评、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比如怎样开展微笑服务,如何提升服务品质等,并实行学习积分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考核评先的条件,激发员工学习热情。

  事实上,不只是路桥农合行的营业部,该行的所有支行、网点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2010年,该行开发上线了合规学习大平台系统,收录1400多个规章制度,为员工提供学习通道;通过开办合规大讲堂,开展合规征文、知识竞赛及考试活动,使合规理念深入人心。

  除此以外,路桥农合行还通过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等广泛开展创优创新活动,征集金点子50余条,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参与银行转型发展的积极性。

  据了解,今后,该行将围绕打造“六个银行”,即现代银行、特色银行、活力银行、三农银行、平安银行、和谐银行,加快管理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为当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