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的鄂尔多斯天骄羊绒制品公司资产过亿。西装革履开着“路虎”的他,回想起当年开212吉普车到牧民家中收羊毛的情景,仍不胜唏嘘——“农商行是我的‘母行’,”他在今年年初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举办的引起座谈会上这样说道,“她是哺育我的银行。”
三春晖暖
不仅仅是对天骄羊绒,鄂尔多斯农商行把对辖内各类中小企业的扶持都看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鄂尔多斯农商行行长刘生荣说:“我们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的服务都是一样的方便、快捷——不带有色眼镜,不设门槛,无论企业大小,都能进门。”
立足于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活跃的实际,鄂尔多斯农商行一直以来将中小企业贷款作为主打贷款品种。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灵活、快捷的特点,找准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弥补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缺失,不断加大对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打造自身“服务中小企业”品牌。
“一个产品,首先要从定位开始。”刘生荣如是说。
鄂尔多斯农商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把个性化和差异化做到了极致:
2009年,鄂尔多斯农商行设立了专司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职能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和微小企业信贷中心,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客户经理按照“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通过网上申请资料、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等途径收集、分析中小企业基本信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特色服务。同时,根据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风险状况和对该行的贡献度,确定不同等级的黄金客户,并对其实行差别利率的信贷政策。
为适应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短、小、急、频”的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鄂尔多斯农商行从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入手,降低申请门槛,开通网上贷款申请业务,贷款审批环节由 “客户经理——调查组——审查组——分理处——支行——总行”6级审批,缩减为目前的“客户经理——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信贷中心——总行”3级审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共同发展
在长期地努力之下,鄂尔多斯农商行自成立以来,累计发放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200多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户数由成立前的2000多家增加到目前6500多家,其中2010年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72.29亿元,全年新发放中小企业户数1141户,涉及的行业有农林牧渔、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路桥等。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在鄂尔多斯农商行的“哺育”下成长、壮大。
辰阳羊绒的老总当年以3000元起家,1999年请王成做担保,在当时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农村信用联社贷了3万元做羊绒生意。而现在,羊绒只能算作他的基础产业。
辰阳羊绒财务总监姜二之说:“现在企业做大了,和各类银行打交道也多了,可对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的感情就是和别的银行不一样。从以前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农村信用社到现在的农商行,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有观点认为,囿于规模所限,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就好比“养女儿”,女儿养大了,也就嫁人了。但鄂尔多斯农商行养出来的“女儿”却更加懂得“反哺”。
对此,刘胜荣坦言:“银行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银行也需要企业来扶持。”
为了维护农商行在企业心中的“母行”形象,稳固银企之间的感情,鄂尔多斯农商行以举办银企运动会、银企联谊会、银企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银行和企业间的牢固纽带,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常回家看看”的机会。
“我们是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刘胜荣说,“所以,我们和企业间的合作才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