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能够‘走遍神州’?”
在银行卡宣传过程中,曾有人对“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宣传语提出过质疑,“不把农村金融机构各个网点纳入到整个支付结算体系中,‘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愿望如何实现?”
一句简单的疑问,却值得我们将视线转向农村的支付清算环境建设,并对其进行严肃思考。近年来,为了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均衡农村金融供给,国家已把“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视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金融支农的道路上,农村支付环境差、农村金融机构支付渠道不畅等问题,却一直是令人头痛的“绊脚石”。
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例。一直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在发挥着“支农主力军”作用,但是,在结算手段上却相对落后。如,实时汇兑、银行汇票、通存通兑这些城市里早已发展成熟的业务,昔日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却还需借助其他商业银行结算网络,或者央行大额实时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才能开展,且,支付成本也比较高。
但是,自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由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专门面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搭建的、系统内支付清算平台问世后,不仅是整个农村支付环境开始发生改变,整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开始迈向一个“新纪元”。
在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助力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然具备了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样的异地支付结算手段和条件。例如,全国8万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已经实现跨省、市、自治区异地实时支付清算;可以办理实时电子汇兑、银行汇票、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专项汇款等各类资金清算业务等等。
从数字上看,有了统一的支付清算平台,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截至2011年6月7日,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共办理各类资金清算业务10316万笔,清算资金21973亿元。其中,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量增长势头迅猛,已累计办理业务8810 万笔,占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清算业务总量的85.4 %;交易金额12467亿元,占清算资金总量的56.7%;剔除其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划转,带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净增4646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可见,在金融支农的路上,只有支付结算平台给力,农村金融支农的行动,才会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