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平时兢兢业业,但往往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只得到了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无奈的评价。
而所谓SMART原则,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S代表具体,是指要切中具体工作指标;M代表可度量,指目标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数据是可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R代表现实性,指目标是实实在在的,可证明;T代表有时限,注重完成目标的特定期限。
S(Specific)——明确性
店长或部门经理都会经常信誓旦旦地向老板保证:我这个月会努力把销售提升上去!老板听得也很开心,但往往月底还是看不到结果。
那么建议店长做一个计划,比如:下月销售指标要比去年同期增长10%,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针对目前某个分类销售不好的现状做布局调整,调到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完成;针对单品市调,将价格反馈给采购,及时变价;在海报开档前3天做堆头计划,确保一个堆头一个或两个商品,且陈列丰满;会每天跟踪Top200单品的销售和库存,保证不缺货等等。
M(Measurable)——衡量性
如果店长只制定了一个目标:提升销售,那么此指标如何来衡量?
准确说,在什么时间使销售比去年提升多少,这样目标变得可衡量。同时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
再比如,对于提升顾客服务的目标如何制定?可以参考去年同期的顾客投诉数量,制定今年的目标,如今年要达到比去年顾客的投诉数量减少30%。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控制式”的领导喜欢自己定目标,然后交给下属去完成,他们不在乎下属的意见和反映,这种做法越来越没有市场。当今员工的知识层次、学历、本身的素质,以及他们主张的个性张扬程度都远超从前。领导应吸纳下属参与目标制定。
实施要求:目标设置要坚持员工参与、上下左右进行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领导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既要使内容饱满,也要有可达性。可以制定跳起来“摘桃”的目标,不能制定跳起来“摘星星”的目标。
R(Relevant)——相关性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比如有的店长为了有效地控制损耗,制定了全员防损的目标,并要求增加全员的防损意识。营运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会想:这是防损部的工作,与我们无关。
其实这个目标看似好像与营运主管和员工的岗位职责不符,但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单靠防损部门进行监管,是很难减少偷盗现象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全员防损,才能真正控制好损耗。
T(Time-based)——时限性
有个超市老板巡店时对采购说:我们为什么没有三元的酸奶,要增加低温奶的品项,采购也认真记下了,过了3天,老板再次巡店,看到还是没有三元酸奶,暴跳如雷: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现在还没有?弄得这个采购不知所措。
试想一下:如果老板当时给采购明确出要在本月底之前把三元酸奶引进店,那么采购就会根据这个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好计划,寻找经销商、谈判、进店、上架,同时老板进行跟进,询问进度,这样就会很准确地完成老板的要求,老板也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