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规避“信贷违规”的秘诀

吉林省桦甸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魏家宝

  自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农贷以来,农村信用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可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员面对千家万户,调查不细、信用等级评定不准等现象在所难免,这并不是形成贷款垒大户、农户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贷后管理作用没有发挥等等。

  如何有效规避“信贷违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积极使用农户信用信息核查系统,规避农户超偿还能力借款。现在农户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不仅仅从事粮食生产,多种经营、进城打工、劳务输出、户在人不在等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春贷期间贷款发放相对集中,信贷员对不熟悉、贷款可能出现风险的农户,使用“农户信用信息核查系统”核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农户的资信情况,如在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有贷款、信用状况如何等,可以有效规避农户超偿还能力借款。

  采用夫妻共同签订借款合同,培养农户信用观念。随着农村经济增长,农户家庭收入不断提高,部分农户对贷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信用社目前还不能全部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如中、小型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对贷款都有大量的需求,而农信社对这部分贷款有相当严格的操作规程,农户很难达到规范要求,这时违规的“贷款垒大户(顶名)、农户借款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借给他人使用)”随之产生。最有效的规避办法之一就是培养农户信用观念,借款合同夫妻共同签字,让农民知道信用社贷款是贷给农户家庭的,不是家庭成员中某个人的,权利是家庭的,义务也是家庭的,即使把钱借给了别人,贷款到期也要自己偿还,真正培养农户“有借有还、到期归还、再借不难”的良好信用环境。

  使用身份信息系统核查客户身份信息(身份证影像图片),杜绝骗贷。针对目前农村信用和社会环境,信用社提高风险意识非常必要,对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到信用社骗取贷款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防范这类骗贷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认真核查客户身份信息(身份证影像图片),把从系统中打印的贷户身份证影像图片作为借款合同附件,既便于信用社内部审核、审批,还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法分子独自骗贷、内外勾结骗贷。

  严密操作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违规成本。按照《风险问责制》、《稽核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信贷违规成本较高,不仅仅是信贷营销员、主任,综合柜员也有相当的责任。综合系统上线后,贷款发放的相关资料、内部凭证传递还存在着风险隐患。笔者认为各县级联社应制定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严密的操作流程,有效防止违规贷款的发生。首先审查岗柜员要严格审查:信贷营销员签发、主任审批签字的贷款发放通知单,贷户身份证影像图片,信用证复印件,农户额度借款合同,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等。综合柜员发放贷款时凭信贷营销员签发、主任审批签字、农贷会计审查签字的贷款发放通知单发放贷款,并将通知单作为贷款支付凭证的附件,明确责任,谁违规、谁负责,有效降低违规成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