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津可乐的HR革新之旅


绘图/柴晋宁

  饮料市场从来都不乏硝烟弥漫,娃哈哈、百事、雀巢……群雄割据,但天津可口可乐公司始终占据着饮料市场的主导地位。这其中HR系统功不可没,它可以提供从人事、薪资、考勤到招募、培训等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大大缩短了企业运营周期。那么天津可口可乐又是如何成功实施HR的呢?

  

  老品牌遇新挑战

  目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商品多为批量生产、渠道销售,因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所有行业都需要企业流程的快速响应。而当一个企业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源时,其在企业战略的形成中将会成决定力量。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将直接改善一个企业的生态环境,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竞争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因素。

  随着天津可乐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实施、业务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天津可乐在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等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其中,人事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多。原有的工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事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公司战略实施的要求,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如一座座信息孤岛。

  

  如何历久弥新

  为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公司HR负责人张经理毅然决定运用全新的HR系统解决人力瓶颈。从整个企业的业务核心着手,对症下药迅速把整个流程的脉络理顺,这样既可以治标又可以治本。

  1、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

  天津可乐利用新HR系统构建起一个部门与多个部门(外地部门)都能够访问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按照单位的组织层级,授予相应的权限,对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查询与分析,可以随时查阅全部员工(包括在职、离职以及试用状态的员工)的详细信息以及历史记录,包括在公司内部的部门及职位异动记录、离职率分析、人员分布统计、薪酬福利数据的自动核算及逐级在线审批。

  新的HR系统更强调安全性,它的权限管理可以自定义到字段,HR不希望看到一个“万能”的管理员能够看到所有的东西。这是作为外企的天津可乐选择该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既可以做授权,又可以在功能上添加、删除信息,这样的话就没有保密可言,而很多HR系统缺乏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不仅是对员工实施权限开放,企业管理者也能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状况和人力资本的分配、使用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挖掘本企业人力资源潜力,进一步从整体上进行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的优化,将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同时,包括集团CEO、人力资源部经理、子公司经理和员工都能够从这个平台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促使全体员工都够参与到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力资源部在事务性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2、简化业务流程

  天津可乐实施新系统后,可以实现薪资调整的逐级在线审批,无需员工拿着纸质工资变动审批单跑上跑下,工资的核算、统计、发放等工作也是“一键式”完成,大大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子公司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独立处理业务,集团自动全面掌握子公司薪酬数据,并可以对集团薪酬情况按照相应的统计规则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生成各类工资分析报表,为集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员工可以在自助平台上查看自己的薪酬表,结合自己的出勤情况与绩效考核结果,核对自己的薪酬。

  另外该系统将涵盖新员工报到、试用期审批、劳动合同办理、人事变动、薪资发放、职称评审、直到离职退休各个方面。一个员工从进入公司起,该系统就开始为他跟踪服务了。系统在人的操作下,模拟日常人事业务,快速办理各种流程,自动生成相关信息,将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动保留下来,从而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机构透明化,全面系统显示出了公司的总体架构及各级职位的递阶关系;对于每个职位所具有的人员能够较详细的描述其各项属性细节;通过链接进入可以得到每一级别的单独图形,更加方便实用。

  3、服务于企业战略

  企业可以分为四类人,企业决策者、直线经理和员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HR专员,他们都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但却有着不同的需求。

  而HR系统的引入不仅减少企业人力资源行政的负荷,让行政事务处理的比重降低,更可以增加人力资源部门战略管理角色的份量。通过以上的角色转化,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生战略上的转变,并且能够更好的为HR部门赢得时间,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准确和及时,使人力资源部门转向战略。从而,真正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e化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杨卫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