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江苏省金坛市昌玉红香芋合作社第三代红香芋母芋深加工试生产圆满成功,并即将投入大规模批量生产,仅此一项,可使农民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
金坛市建昌镇芋头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就被定为贡品。近年来,在红香芋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标准化生产逐步得到加强,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建昌红香芋种植面积为3500亩左右,一般亩产为约4300斤,全年总产量达7500多万公斤,其中,母芋可达2600多万公斤。长期以来,农民在每年红香芋收获上市后,占总产量1/3的母芋虽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终因口感麻、涩等原因无法食用,除少部分喂猪外,其余大都被丟弃。
去年以来,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百名专家进乡村”活动中,经金坛市供销合作总社牵线搭桥,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张卫明教授等了解到这一情况,并决定进行红香芋种母芋深加工试验。经反复论证、试验,终于获得第三代建昌红香芋种母芋深加工即红香芋母芋脆片、芋粉等产品的试生产成功。
据了解,该项目投入为1800多万元。金坛市昌玉合作社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已签订全面合作生产协议。金坛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郭小剑告诉记者:“等到今年红香芋大量收获上市后,母芋深加工将全面投入批量生产,以往被农民丢弃的母芋,将得到全新的变废为宝的综合开发,仅此一项,农民每年每亩增收可达5000多元,全镇芋农每年可增加收入达180万元。”
(刘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