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近日召开的2011中国苹果年会暨首届苹果农超对接会上获悉,今年全国苹果产量将达到3500万吨以上。
会议上,我国苹果各主产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并对今年苹果总产进行了预测:陕西省果业协会预测,由于新投产果园面积增加约60万亩,管理水平提高,投入加大,产量将比去年增长9%左右,达到940万吨。河北省果品行业协会预测产量将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个别地区增幅在20%左右。甘肃果品协会预测产量小幅增长2%,达到205万吨。河南灵宝市园艺局代表预测由于苹果生长前期干旱少雨,产量将与上年持平。山西运城地区代表预测产量与上年持平或有小幅增长。山东省果品流通协会预测部分地区产量有所减少,总体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辽宁环渤海主产区苹果产量将比去年增加。根据各地情况,并考虑到2006年—2010年苹果面积稳中有升的因素,预测今年全国苹果产量继续增加,增幅在5%左右,产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
为做好今年的苹果购销工作,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指出行业内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正确处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利益关系,加强全局观念。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做好产销分析。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通过召开苹果产销形势分析会,从预估苹果和其他相关水果产量、出口和加工情况以及消费情况等方面组织各地交流信息,研判市场趋势和价格走势。各地再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跟踪发布信息。目标是形成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呼吁苹果产地政府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引导果农和经营企业规避风险。引导农民和经营企业,抓住时机,薄利快销,避免苹果压库。四是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活动,支持和促进电子商务、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尽力解决企业收购苹果资金不足的问题,兑现果农收入,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五是苹果种植要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品牌型转变,稳定面积、产量,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单产和扩大市场,增产增收;同时进一步调整苹果产业结构,适当降低红富士的面积和产量,扩大加工果和其他适销品种的生产,加强出口,发展深加工,扩大加工比例;发展有机产品和名牌名品;重视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探索适合我国的苹果无袋栽培与套袋栽培的合适比例,通过安全的无袋栽培,保证苹果的高含糖量、风味特点和降低人工成本。
(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