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贵州福泉市社
依托企业党建加快项目建设


  本报讯 今年以来,贵州省福泉市社结合“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活动,把加强社有企业班子建设作为促进党建的基础型工程来抓,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强”作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落实了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致富能手等措施,扶持社有农业龙头企业,全员投入到在黄丝江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工作中。

  按照“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入”的工作思路,福泉市社采取“公司+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加大党支部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规范和扶持力度,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探索推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党员+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合作社为公司、农民提供市场、科技、信息、资金等服务。

  在去年发展的200亩大棚设施种植的基础上,福泉市社今年又在黄丝江边组织种植了800亩露天猕猴桃、核桃、葡萄、油桃,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市社项目规划有1500亩,2010年4月份项目建设开始启动,目前已完成50%的建设内容,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整个基地项目边建设、边生产,通过持续投入,实现精细管理、精心培育。黄丝江边示范基地主要以“蔬菜+草莓”、“西瓜+蔬菜”、“食用菌一年三熟”三种模式进行种植。2010年,基地销售西瓜、草莓、蔬菜、食用菌共402吨,销售收入204.5万元,利润45万元。基地解决100余人就业,这些农民除每人每天有40元收入外,还可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基地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还带动了黄丝江边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近两年,黄丝江边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以上,带动10多户农家乐发展,每户每年平均收入4万元以上,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30万元。

(宋启国)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