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卖菜能否一路绿灯?
山东省济南市城管局决定在市区设置100个“菜农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免收摊位费、卫生费等费用,这为菜农卖菜、市民买菜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但是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进城卖菜能不能一路绿灯?
种菜的农民不一定是运输专业户,所以购置的车辆多是运行在庭院和地头的一线间,不可能证照齐全。如果因为进城卖一两次菜,就要办齐驾驶证、行车证、营运证、完税证、交强险证,交足养路费、路桥费、车船使用税等,恐怕卖的菜钱也不够。所以,虽然市内给安排了“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菜农还是不敢进城。结果只能是二道贩子“雀穴鸠占”,菜农增加不了收入,市民还是买不到新鲜的便宜菜。
如果仅从菜农的“身份”上卡,那么还是会把大多数菜农“卡”在市区外,使周末蔬菜直销流产。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交管部门能否对进城卖菜车网开一面?除了驾驶证等必要证件手续外,放宽条件、减免收费,不要动则就罚,使农民卖菜车一路绿灯开到市区,这样才能使菜农的蔬菜直销健康稳固地发展起来。
(山东读者 段玉文)
愿“周末菜市”成为“天天菜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解决“菜篮子”问题,鼓励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强调产销对接。(10月9日《新京报》报道)
“周末菜市”,就是采取车载的方式,将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最快捷地直达居民区,直接减少流通环节,实行产销对接,让市民们吃上价廉物美的蔬菜,自然会深受广大市民和菜农的欢迎。
时下,菜价“高烧”不退,菜贵伤民,令人纠结。其中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流通环节抬高了蔬菜成本,却是其主因。因为有资料显示,蔬菜的流通成本要占蔬菜市价的七成。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中间商面前缺乏谈判能力,中间商通过多种渠道来牟利,最后蔬菜通过层层加价到市民手中便成了高价蔬菜。因而,要让市民吃上价廉物美的蔬菜,必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蔬菜销售流通成本,实行蔬菜直销居民。
而今,鼓励设立“周末菜市”,为菜农直接进入市场提供了平台。通过农民自产、自收、自销的新模式,产地直供,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解决了蔬菜“卖难买贵”的问题,居民在受惠的同时也增加了菜农的收入,实现了“双赢”。同时,菜农通过市场可以直接了解消费者的第一需求信息,有利于菜农主动调整蔬菜种植品种结构,实现产销有效衔接,提高本地蔬菜自给能力。
当然,鼓励设立并推广“周末菜市”,开辟了菜农进城卖菜的新模式,固然可喜。但想让其顺利地运营下去,成为“天天菜市”,除了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以外,还要有关部门打通零环节、短运距、少摊位等城市蔬菜零售网络,对其倍加呵护,一路“绿灯”,让其走好。
(湖北读者 成言玫)
期待更多的便民菜车
“看到居委会的通知后,我6点半就来了,原本以为会是第一个呢,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来得更早。”近日,每周3天定时定点开进学院路街道静淑苑社区广场的便民菜车成为了小区里的独特一景,新鲜便宜的直送蔬菜解决了居民们买菜贵的难题。(10月11日《京华时报》报道)
都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中,最不可或缺的,大概就是蔬菜了,尤其在肉价高企的今天,蔬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物价的飞涨,蔬菜价格也水涨船高,往年菜市场里只要一两元的辣椒、豆角,今年动辄卖到四五元。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费,将因此上涨很多。
可想而知,在此境况下,直接送进社区的新鲜便宜的蔬菜,该有多受欢迎。事实也是如此,10月15日一大早,满载着3000多斤新鲜蔬菜的厢式货车一进入静淑苑社区,就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大家自发排成一条50余米的长队,挑选蔬菜。不到两个小时,所有的蔬菜便销售一空。这也难怪,这些蔬菜都是从基地直接拉来的,不仅新鲜,价格也比菜市场上的低许多,谁不喜欢?而在平时,便民菜车运来的20多种、3000多斤蔬菜也总被一抢而空。“没想到社区有这么强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开展调研进一步丰富蔬菜品种和数量,和社区协商利用闲置地块建设社区简易卖菜点或对社区内原有的菜店进行收购或加盟,完成后统一装修,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加统一标志,改善经营环境和形象,让居民买上便宜菜、放心菜。”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其实,不只是北京,其他城市的居民也渴望买上便宜菜、放心菜。但遗憾的是,在许多城市,买菜贵仍是居民的共同感受。面对居高不下的蔬菜价格,许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不得不通过少买菜的方式勉强度日,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而大打折扣。不难想象,若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里,也能有品种多、分量足的便民菜车,他们该有多高兴。
作为新生事物,便民菜车已在北京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愿有朝一日,这种便民菜车能够深入全国各地的生活小区,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吃上新鲜便宜的蔬菜。
(江苏读者 孙曙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