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队伍建设事关金融企业的兴衰,农村信用社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贷队伍建设是前提和保证。农村信用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业务发展的信贷队伍建设规划,提升信贷营销员(简称信贷员,下同)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吉林环城联社实际情况,针对农信社信贷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状及问题
以吉林环城联社为例,全辖职工625人。信贷营销人员127人,占比20.32%,其中:城区客户经理19人,占比14.96%,农村信贷员108人,占比85.04%。
通过对图1至图4的分析可以看到,图示中农信社在人员队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信贷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目前,环城联社信贷人员总数为127人,从所管户数上来看,有77名信贷员管理1000户以上,严重超出信贷员掌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风险难控制。再加上信贷员还要组织储蓄存款、发展中间业务、执行守库任务,因此只能疲于应付,其产生的最终后果就是贷款粗放管理,资产质量恶化,经营效益下降。
第二,信贷人员知识趋于老化。当前,信贷员近半数学历为高中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非常突出,甚至出现自己的电脑操作技能低、放款速度慢,就委托他人代办业务的现象。
第三,信贷人员中坚力量薄弱。从年龄分布能够看出,分布形态呈倒钟型,中坚力量断层,后续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现象明显。
上述情况反映了农村信用社信贷员自身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从农信社管理的角度讲,还存在着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后备人才储备机制等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建议:
建立流动机制
通过建立畅通的人员流动机制,更换不能胜任的信贷员,增加信贷人员后备力量,给信贷队伍放入“鲇鱼”,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信贷队伍潜能,最终打造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信贷队伍。
第一,敞开进口。严把准入关,在考核人品道德、社会经验、逻辑推理能力、沟通交流、财务法律知识等内容的同时,适当放宽对学历的限制,招录高中以上学历,家住基层社服务区的无劣迹、思想进步、热爱农信事业、愿意从事信贷工作的有志青年,充实到信贷员队伍中来。他们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强,熟悉乡土乡情,了解农户,从事农村金融工作有自豪感、荣誉感,能够吃苦耐劳、珍惜工作。
第二,打开出口。根据信贷岗位人员配置现状,制定信贷岗位竞聘办法,对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弱、体弱多病、工作业绩差、违规问题多等不胜任工作的信贷员,采取换岗、待岗、下岗、病退、内退和辞退等方式分流人员,以此打开信贷人员流动的出口。
第三,建立后备体系。规定新招录的大学生在内勤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从事信贷工作,与老信贷员建立师徒关系,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信贷员梯队,通过几年的调整培养,逐步达到信贷人员培养锻炼一批、岗位专业一批、交流储备一批的格局。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一是区分优劣。根据目前全辖信贷员工作状况,将现有信贷员明确分类。所有信贷员自行认领自己所管理的贷款,信贷员之间澄清界限、划清责任,让能上岗的信贷员轻装上阵,扎实工作,不能上岗的信贷员看到上岗的希望,全部放下思想包袱开展工作。二是细化管理。通过建立信贷员下乡工作日志、对信贷员的工作实行“周安排、周汇报”、建立出勤登记簿,强化考勤等具体工作措施,来改正信贷员陋习,使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三是强化服务。通过建章立制来加强优质服务建设,提升信贷员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使信贷服务达到具体化、实际化、全面化,为贷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
第二,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一是差别管理。对全辖信贷人员实行贷款占压额度(剔除未到期贷款以外的贷款)、收息额与岗位系数挂钩分等级差别管理,按信贷人员自身岗位情况(在职、在岗清收、下岗清收)以及上月占压贷款余额决定本月执行基础工资系数。二是动态调整。信贷员执行基础工资系数实行动态管理,每月调整一次,由基层社上报本单位信贷人员占压贷款额度以及是否在岗等情况,经与信贷管理系统进行核准后审批发放工资。成立不良贷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监控全辖各社清收进展情况,对于全辖违规人员监控到人。三是奖励激励。奖励包括奖金、待遇、晋职、精神鼓励等内容。充分调动每一名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信贷员主动创收的效益思想。
第三,建立合理的防范机制。要从制度上对从业人员加以约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定要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以强化合规理念,提升信贷工作遵章守制的执行力度,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首先,要规范完善信贷规章制度。理顺贷款业务前、中、后台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业务转授权制度,加强规章制度审查,实行流程规范管理;补充和完善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办法,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明确各层面的信贷管理职责和权限。
其次,加大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实行信贷人员定期轮岗和片区交流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加大稽核监督力度,实行外部核对和实地走访、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实行贷款责任追究,建立贷款发放责任约束机制。
再其次,强化信贷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循;统一思想,切实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制度要长期坚持,把执行力变成自觉行为。
建立培训机制
第一,强化作风建设。各基层信用社主任要充当强化信贷员工作作风的引路人,通过集中开会、单独谈话、工作行为渗透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对信贷员思想的教育,切实提升信贷员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第二,提高业务素质。采取定期培训与不定期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制定长期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和计划,并由相关部室采取不定期下乡的方式对信贷员进行业务辅导,全面提高信贷员综合素质。
第三,树立合规思想。通过学习信贷规章制度、剖析违规违纪案例,加强信贷管理合规化建设。重点解决信贷规章制度不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大的问题,确保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稳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