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披露,哈尔滨市工商局道外分局在检查中发现,共有81个型号“苏泊尔不锈钢器皿不合格,存在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的问题。而苏泊尔方面却在10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制造的所有相关产品,历次均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检验,检测结果均合格。
哈尔滨工商局和苏泊尔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不锈钢产品的材质检测的标准上,,哈尔滨工商局依据的是198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苏泊尔依据的是1992年颁布的行业标准。目前,苏泊尔与哈尔滨工商局双方各执其辞,主要分歧在于对有关检测标准的认定和使用执行上,标准中对材质规定的解读不同,是造成检测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据悉,我国目前不锈钢器皿执行的标准仍然停滞在20年前,明显滞后于国际标准。而随着不锈钢材质的发展和新材质的不断涌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及时修订相应标准,扩大了应用材料的范围。如美国炊具制造协会标准、国际ISO的餐具标准等都进行及时的修订。近年来,国内企业也随之普遍使用这些国际上已普及的新材质。但是,1988年的国家标准和1992年制定的行业标准,对于不锈钢材质的要求严重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不锈钢器皿的发展。
标准本应服务于行业,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报价护航,可这次的标准“打架”却无疑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同时因为这些不锈钢器皿关系到公众的食品安全,此次危机更是让消费者信心下滑,连安全都不能保证,东西买来何用?因此,国家相关部委应尽快针对目前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发展态势,统一更新制定新的国家标准,并形成市场准入机制。这样才能规范行业发展,避免让企业在各种标准面前无所适从,也让消费者的安全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