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剑指通胀的意图呼之欲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轨迹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利率已进入上升通道,信贷规模按月控制已成定局。在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和反通胀调控措施的双重影响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当前复杂背景下,应积极调整业务经营策略。
首先,按照利率市场化的原则,适时适度提高贷款利率上浮幅度。
当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社会融资总量,各家银行贷款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趋紧,在存贷款基准利率进入上升通道的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在业务营销过程中充分提高议价能力,在有效把握客户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可按照利率优先、投放优先的原则对信贷规模以模拟竞价方式进行投放,在风险不扩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信贷规模,努力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有效匹配,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
其次,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扩大利差空间。
长期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而存款业务则以定期存款为主,这种业务结构不符合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收入的增长。在当前信贷规模受到控制的背景下,按照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贷款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利差空间,增加收入,而且也是在当前环境下适度介入黄金客户的有效措施。
再其次,推广银票敞口承兑业务,满足企业客户流动资金的需求。
由于信贷规模按月控制,从而使一部分企业客户正常生产性流动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推广银票敞口承兑业务,以替代贷款在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交易费用等方面的流动资金用途。银票敞口承兑业务作为银行在不占用存款资源的情况下主动运用自身信用对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不仅能带来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而且能带动一定的存款资源。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按照对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贡献度等因素给予不同的风险敞口比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银票业务的存款组织功能。
最后,实行利率指数化,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利率指数化即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从而保证了银行利润不会缩水。在债务契约中规定名义利率自动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使通货膨胀不会对正常的债务活动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此外,存款利率也要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以保护储户的利益,既便于银行吸引存款,也有利于储户储蓄的积极性。建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现有的借款合同和信贷系统及时进行修正,在近期的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各种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按照人民银行最新的基准利率实时浮动,以保持实际利率水平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