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导致客户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农信社必须加快经营理念、信息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河南省联社“十大创新计划”的提出,顺应了当前金融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为该省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作为“十大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河南农信社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农信社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其实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在银行业应用的历史,是一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银行体制和业务的历史。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服务品质和创新能力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构建起了强大的信息科技基础,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服务体系,吸引了众多的优质客户。农信社要想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才能提升农信社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
符合发展实际
农信社有着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有着自己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因此,农信社的创新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来确定,脚踏实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上做文章,尤其是在个性化服务上要有新的突破。要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农信社的实际情况,集中资源加大对科技的开发和运用力度,把科技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全面提高业务处理的科技含量,使科技支撑并推动业务发展。
涵盖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
农信社科技创新应着重从服务手段、金融产品创新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使科技在农信社各项业务、各个部门中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快捷安全的业务应用平台。对数据集中系统进行优化改进,降低系统的风险,提高运行效率。二是要建立高效率的业务创新平台。依托于高效率的业务科技创新平台,显著提升农信社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综合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三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平台。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服务的平台和基础,实现农信社和客户价值的共同成长。四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数据集中和业务平台统一的优势,加大IT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与风险防控相结合
金融企业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因此,在信息科技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按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和执行不严等问题,查缺补漏,调整优化,严格评估信息安全内控体系的完整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要特别重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从电力、设备、人力、技术等硬件和软件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制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加以演练或试行压力测试,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农信社机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合格的人才队伍作支撑
在新业务、新系统规划时,要有电子化建设和应用主体的设计人才;在新业务、新系统设计时,要有了解、熟悉农信社业务和管理主体的人才;在新业务、新系统开发时,要有对计算机、网络和业务整体了解的人才;在新业务、新系统上线后,要有维护综合网络系统的专业人才。
而这些人才需求单纯依靠引进专业人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科技部门现有的技术人员和基层农信社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支既懂业务,又精通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要对具体业务操作人员重点抓好新业务培训、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信息科技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执行业务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法制观念、敬业精神、计算机业务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综合能力,有效防范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