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众巨头争食玉米油蛋糕


  在上海的部分超市,一桶5升的“西王”玉米油售价92.5元,要比益海嘉里集团和中粮集团的同规格玉米油高出10~20元。

  对此,西王食品高管表示:“西王玉米油的价格现在是市场最高的,占据市场份额最多的还是金龙鱼,但是5年以后,西王的小包装玉米油产量希望达到50万吨,争取成为市场第一。”

  中国玉米毛油目前理论上的产量可以达到100余万吨,如果按照西王食品小包装油目前每吨约2万元的售价计算,整个市场的规模在200亿元左右,益海嘉里、中粮集团、西王食品、中国玉米油是这个市场的四大主要角逐者。

  上述四强分为两大阵营,益海嘉里、中粮集团是品牌商,没有玉米油压榨设施或者产能较小,需要从生产商购买玉米油再分装灌瓶出售;西王食品与中国玉米油是国内玉米油的最大生产商,两家企业已有和在建的玉米油年产量都在30万吨左右。

  此前主要为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等品牌商进行贴牌生产,2010年1~6月,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分别是西王食品散装玉米油的第一大和第五大客户。

  近年来西王逐渐推出自有品牌的小包装玉米油,与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中国玉米油目前除了山东基地,还在辽宁、内蒙古上马新的玉米油压榨工厂,新增的玉米油产能约20万吨;西王食品的视野同样不仅仅局限于山东,该公司有可能在北方地区新建玉米胚芽加工基地,同时在南方市场建设新的小包装玉米油灌装线,实现小包装玉米油全国布局的目标。

  西王食品上述高管表示,虽然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具有品牌优势,但是其他企业有可能后来居上。

  他说,从市场调查的数据来看,金龙鱼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一般代表的是“调和油”,而玉米油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接近甚至超过橄榄油,可以迎合消费者食用油升级换代的需求。

  在花生油领域,毫无疑问“鲁花”已经成为第一品牌,在玉米油市场,西王也有这样的可能性。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玉米油市场,中粮、益海嘉里由于在玉米油的生产方面掌控力有限,在推广玉米油产品时面临这样的尴尬,越是强调玉米油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等概念,消费者教育做得越充分,让西王、中国玉米油这类自有品牌转型的生产商坐享其成的可能性越大。”

  据西王食品高管透露,根据该公司的“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该公司将停止散装玉米油的销售,50万吨玉米油的产能将全部用来生产小包装玉米油,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以上。

  西王食品新上任的董事长王棣在北京成立了营销中心,大量招揽快速消费品行业人士加盟西王食品,希望在销售渠道上缩小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的差距。

  有关人士介绍:“西王食品现在每年用于品牌推广的费用在1亿元左右,除了广告投入,西王也在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金龙鱼 的成功在于有一批凝聚力很强的经销商,西王食品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选定了100家左右的经销商合作伙伴,使他们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形成标杆效应。” (张文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