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新型服务体系破解“三农”难题

李宇人 金城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山东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把不断密切与农民的关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带领农民积极应对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通过构建农村新型服务体系,在解决农民种地、农产品流通、消费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生产环节:

  大田作物的托管体系

  在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记者见到了67岁的农民房茂运,这个黝黑朴实的农民向我们讲述了他家的情况:“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孙子跟着我和老伴在家上学,7亩多地,往年每到夏秋两季都累得半死,还要求亲告友,有时候人家也有活,自己又干不了,真是不想再种地了。现在有了土地托管我们省大事了,孩子也不用请假回来了”。房柳村像房茂运家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据村党支书王凤喜介绍,“全村749人,外出务工的达289人,而且大部分到江浙一带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每到农忙季节,老人干不了,外出务工的只能请假回家种地,一来一回,路费加上工资,二亩地的粮食还不够”。

  汶上县供销合作社针对这一情况,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从种到收的一系列托管服务,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对村民的责任田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浇灌、统一施肥、统一收割,并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各种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保证农民的粮食收成不低于正常年份,这样既不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在房柳村试点的217.84亩冬小麦,由于实行的新种植模式,仅此一项就可增产13%—15%,这其中包括了房茂运的4.5亩土地。“由于供销合作社实行连片大面积作业,农业现代化的新机械、农业种植的新技术得到顺利推广,”义桥镇镇长助理陆家财告诉记者,“由于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和农民常年养成的种植习惯,现在政府想推广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都很难,有了这种托管组织,推广良种、统一植保、病虫害防治、施肥等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农村种植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抓手”。

  面对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多、农民种地难,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农业收益低等突出问题,济宁市供销合作社迅速在全市推广汶上的做法。目前,全系统已创建各类种植、养殖、加工专业合作社、经济协会286个,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5个,拥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企业30余个。仅“三秋”期间,投入各类机械300余台套,服务环节、服务内容10余项,直接服务土地面积10余万亩。

  消费环节:

  构建商品双向流通服务体系

  农村消费市场一度假冒伪劣泛滥,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启动。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推进县、市、区之间的联合合作,加快乡镇驻地、新型社区直营店和村级加盟店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全系统新开工建设乡镇驻地、新型社区直营店、综合营业楼共计25处,新发展村级加盟店120个,全系统乡镇、社区直营超市总量达到143个,村级加盟超市达到1388个,以“中国供销合作社”字号为统一标识的供销合作社超市已覆盖全市65%以上的乡镇驻地和35%以上的行政村庄。2011年上半年全市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约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40%,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已恢复成长为全市供销合作社的骨干业务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在网络建设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这个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使命被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兖州市供销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兖州广场商厦,按照占领城区、拓展周边、形成网络的工作思路,经营网络已遍布周边十几个县市区,经营网点达380多个。目前,连锁超市已与64个种养基地、专业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带动专业户2200多户,发展蔬菜种植5000余亩、优质粮经作物1万多亩。对需求相对较小且分散种养的农副产品,由超市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合同,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生产,集中收购进入超市。目前连锁超市已带动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0多个、会员5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多户,其中从事蔬菜、花卉、肉鸡肉鸭等生产、加工和购销的大户达5000余户。2010年,拉动种养业产值8300万元,促进农户年增效益2500万元。通过上下渠道的畅通,使日用品超市下乡,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经营,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和生产风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