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如何让农产品“绿”起来
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
施俭毅

  编者按:

  近年来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百姓谈“食”色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农药集中配送、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实现了初级农产品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的有效结合,探索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通过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的拓面提质,使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今年将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累计建成30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面积,将达食用农产品的90%以上,从根本上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张家港市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将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种植,生产与休闲、加工贸易相结合,打造技术含量较高、功能布局合理、景观特色鲜明的、新兴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做好供销合作社农药配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农产品流通环节起主导作用的是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所属的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是当地唯一一家农副产品综合型批发市场,也是苏州第一家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2010年市场农副产品成交额33.9亿元,农副产品成交总量42.3万吨,销售张家港市农副产品7.5亿元。青草巷市场承担着张家港市农副产品的批发保供和质量安全的双重责任,该批发市场对全市67家农贸集散市场的供应量占到80%以上。因而,抓好青草巷市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张家港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农药集中配送抓源头

  为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2010年8月,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拟定《实施全市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的方案》,报经当地政府同意颁发实施,由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对全市所需的主要农药品种进行公开招标或价格议标,实行“一条线经营”,配送、标识、价格、差率“四统一”,零差价集中配送到所有大户。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专门组织开展了对张家港全市农作物种植情况的调查,并在原有基层农资经营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范网点设置,确定28家基层农资企业为农药集中配送网点,按照属地管理、就近便利的原则,相应地分片划定经营区域。此外,各基层农资经营企业与种田大户还签订了农药集中配送经营责任书,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明确经营责任, 形成以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经营网络为基础,落实农药进货公开招标或议标制度、农药销售、使用登记卡制度、农药进销索证索票制度和农药质量监管制度,并对农药销售差率实行财政补贴,建立起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张家港市农药集中配送体系,今年农药集中配送率将达到80%以上。

  市场质量检测严把关

  2009年,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投入508万元建设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今年3月28日,张家港市青草巷市场检测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具备了对外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业务资质,以及向社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资格,成为江苏省首家获得省级资质认定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测机构。到目前为止,检测中心今年已检测产品4.7万批次,合格率达到99.25%。

  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健全检测规章制度,规范检测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着力提高业务水平;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制;广泛宣传增强经营户质量安全意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设立了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栏,公布当日张家港市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食品监测信息、日报表和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曝光不合格农副产品及经营户摊位,同时通过电子彩屏滚动播出检测结果,对不合格农副产品进行公示曝光。

  部门联合执法保安全

  今年4月26日,由张家港市供销合作社牵头,工商、农委、公安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青草巷市场农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成立。办公室常驻张家港市青草巷市场,主要任务是负责监督批发市场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监督市场检测中心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依法开展不合格农产品溯源监督和执法处置,监督固定摊位经营者履行购销台账和产品公示制度,以及做好其他农产品质量日常执法监督工作。联合执法办公室5月份成立以来共销毁了73个批次有毒农产品,销毁有毒农产品11115公斤。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