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岁老人的信合人生
——记原江苏省启东市北固乡信用社主任邢国干
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 李辉 龚春杰 陶帅君

  任何的缤纷与喧嚣都将被时间化作黝黑的墨迹,静谧深沉地隐匿在尘封发黄的史册中。所幸,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轨迹刚刚划过了一个甲子,一路上走过的喜怒哀乐还都鲜明地闪耀在世人的印象中。

  60个春秋,有多少人在农信社吃过苦、出过力,有多少人在农信社建过功、立过业,又有多少人在农信社从少年郎变成了白头翁。

  因此,且让我们以人的因素来划分历史的节点——来听听老中青三代信合人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他们的信合故事,在往事浮现中体味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姓名:邢国干

  年龄:102岁

  工作状态:退休

  工作年限:1954-1976

  曾任职务:信用社主任

  对于一位已经102岁高龄的老人而言,怎样的物件才算是珍贵?

  江苏启东市的“信合寿星”邢国干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他的珍藏品——一只木制“百宝箱”。木箱里只有三件简单的物品:一把足有70年历史的黑色算盘,一本记载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信用社账目的记录本和一只底部已经生了锈,但“赠给:江苏省第一届信用合作社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代表”字迹却依然清晰的白色搪瓷水杯。看似普通的物件,却承载着百岁老人邢国干“信合人生”的宝贵回忆。

  邢国干在信用社的第一个职务就是信用社主任。

  1954初,身为北固乡村干部的邢国干被组织安排进南通农干校接受“三合作”培训。培训结束,邢国干被任命为北固乡信用社主任。

  作为乡信用社的创办者之一,邢国干记得当年的信用社只有紧挨着乡政府的一间小屋,其创立也是由政府参与并支持的:发动农民以每股3元股金入股,并支持信用社30股。

  那时,农村创建初级社、高级社,政府机构开始办公时时兴以树立旗帜为标志,信用社也是如此。只要一上班,就高高举起一面红旗表示已开门。信用社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班时间,一般天一亮,人就上班了。

  信用社一成立,就面临着上级的存款考核任务。邢国干拨弄着那把黑色算盘,翻开记录本认真对照后,确认了当时信用社的存款方式:存款分定期和临时两种,定期1元起,临时1角起。那时候邢国干整天拎着个大提包,里面就装着这把黑色算盘、手工账本和水杯,走村入户,吸收着几角、几元、一二十元的存款。除了盯牢农业大、小熟分配,还要关注谁家退伍军人回乡、哪家婚嫁喜庆,或者谁家老了人办白事。信用社的存款就这样一天天多了起来。

  “信用社有了钱,我们就用它来放贷款,这极大地打击了当时盛行的高利贷。”在邢国干的印象里,启东信用社是从1954年底开始发放贷款的。少则两三元、多则十几元,很少有50元以上的。主要支持农民搞家庭事业,还有就是救急扶贫。

  “不吃一顿饭、不抽一根烟,只喝一杯水”,邢国干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自己的获奖水杯。他的“一口水”作风,时至今日仍是当地不少老人口中的美谈。靠着两条腿,邢国干的足迹遍及全乡角角落落,他的务实赢得全乡上下的信任支持,各项工作开始在全县信用社系统冒尖。

  出色的业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1956年8月29日,邢国干作为启东市唯一代表,参加由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举办的“江苏省第一届信用合作社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会上,他受到了省政府,省人民银行领导的亲切接见,表彰会上,他还获得了一只背包、一本笔记本和四只印有大会奖励标志的水杯。获得省代会表彰,这对邢国干看来,是党组织对他的莫大鼓励和鞭策。

  1976年,67岁的邢国干以他一贯的辛勤工作为自己的信合事业画上圆满句号,光荣退休。工作22年,他先后获得过20次各类荣誉,从省级到市级,从业内到地方,先进职工、优秀党员等奖状、证书堆起来厚厚一大摞。

  2008年农历五月十一日,是邢国干的99周岁寿辰。子孙和乡亲们按启东风俗为他举办百岁寿宴,启东市农村信用联社领导也第一时间赶去祝贺。

  光阴荏茬,3年过去了,如今邢国干老人依旧健康,耳聪目明,还关心着时事,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他认为,金融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方面立下了大功。同时,这位“信合寿星”还希望: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后,支农宗旨不要改,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