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劲梓
年龄:35岁
工作状态:在职
工作年限:2002至今
职务:综合管理部副经理
“一滴水,只有融入江河才会获得不竭的生命;一颗种子,只有扎根沃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一个人,只有倾心事业才能品尝成长的滋味。”每当我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在托克托农信社工作的每一个日子。
2002年12月1日,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和些许懵懂推开了农信社的大门,就像一滴水融入了浩浩江河,一颗种子扎根在了沃土,我吮吸着农信社给予我的无尽营养。记得刚到农信社时,我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由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又对农信社了解较少,加上写作方面的经验不足和农信社历史资料匮乏,虽然我费尽心思、加班加点,写出的稿件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农信社的业绩。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社里开展了票据置换和统一法人改革工作。这两项工作系统性、政策性很强、工作量大。在参与这两项工作的时间里,我接触了大量的业务知识,认真学习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文件,起草了大约30多万字的稿件。繁重的工作锤炼了我,使我的专业技能和为人处事的能力逐步提升。
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机制的变化。统一法人社后的农村信用社实施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员工竞争上岗活动,我成功地竞聘上了办公室副经理的岗位。在这期间,我写的一些关于农信社改革的文章也发表到了媒体上,更加增加了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坚定了为信合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由于我全程参与了社里的统一法人社改革工作,2007年我被借调到内蒙古自治区联社协助做好全区深化农信社改革工作。虽然在自治区联社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参与了全区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员工上岗资格两大考试题纲的编制,我对农村信用社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到了许多先进可行的工作方法,更加开阔了思维和视野。
2008年,我再次回到了托克托农信社,并负责起了综合管理部的工作。这时的托克托农信社发展迅速,员工收入和福利也明显增加,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同事们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单位还在县城新区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员工住宅小区,员工既安了居,又乐了业。
2010年,托克托农信社正式改制成为内蒙古托克托农村合作银行。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和综合管理部的3名同志,创办了内部刊物《托克托合行》,每月一期,如今《托克托合行》已连续发行了17期,成为了合行宣传的阵地、员工学习的园地,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在一次全国农村合作金融宣传工作会议上,专家把《托克托合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进行了点评。这份小报业务成为了鞭策我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
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在信合战线已度过了10年的光阴。这是温暖的10年,在领导们谆谆教诲下,我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管理人员。我的生命和事业已与农村合作银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远在山那边的父亲的话语再一次叩击着我的心扉:孩子,好好工作,好好地在单位工作,你现在的生活和农合行是分不开的。是的,在我遇到困难时,是农合行给了我帮助;在我遇到挫折时,是农合行给了我力量;在我取得成绩时,是农合行给了我鼓励。我的每一次进步,农合行都看在眼里;农合行的每一步发展,我都如数家珍。
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合行,同时,我也在工作中找到了我的幸福、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