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情化管理有“死结”


  中国的传统历来强调“人情”、讲究“义气”,人情和义气是什么?就是感情的等价交换: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投桃报李,循环往复。“关羽守华容,义释曹孟德”,能成为千古佳话,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为人处世的重要标准。

  回到企业,将此标准应用于管理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呢?在管理者这边:他们大多数都是些人情化管理的“高手”,管理的风格也是“以情感人”——“我对他这么好,我这么信得过他,他应该会知恩图报、把事情做好”;在被管理者这边:“老板待我不薄,事情我得好好做,要不然对不起他”……上司的“投桃”和下属的“报李”,彼此的“情感交易”,成为维系双方“良好”关系的重要原因,也成为“把事情管好”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中国企业人情式管理现状。

  在商业组织中,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美”、“很和谐”,但实质很脆弱也十分荒谬的关系逻辑:企业本来是一个做事的场所,当企业中的人把“要不要做一个事或者要不要尽心去做好一个事”,当成人际关系的“礼物”、当作对某人的“回报”的时候,人和事混在了一起,人和事一旦合二为一,事情的完成要靠感情去驱动,人事不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就会出现。

  首先,感情无法称量。感情的投入和得到的回报,往往不同人心里各有一杆秤,一旦称量的不一致,问题就会发生。其次,商业组织的矛盾无处不在,对得起“感情”,往往对不起“事情”。企业运作是一个分工协作的链条,各岗位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企业最终的目标才能达成。在此过程中,部门和部门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个人和团体之间,往往与生俱来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冲突。

  一边是感情,一边是事情,同一个领导,面对这两件东西往往是照顾了感情,可能就顾不了事情;照顾了事情,可能又担心伤害了感情。

  这就是既抓“人”又抓“事”面临的两难境地。因此,人和事要分开管。领导来管人,契约来管事。 (伍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