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试水“手机银行”:农金机构进军“移动金融”市场

张新若

  近日,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亿美元。而由于3G网络发展及整体支付环境的改善,未来两年,我国手机支付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12年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面对如此诱人的“金融蛋糕”,各大商业银行早已蠢蠢欲动,纷纷与通信运营商制定合作战略计划,以此占领手机银行市场这块“处女地”。

  在此形势下,长期以来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有重要席位的农村信用社,也适时地调整了“打法”,先后加入这场战势汹涌的“移动金融”大战中。

  初识“手机银行”

  今年4月起,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在辖内开始推广“财富在手卡”业务,即以贴片式芯片和软件平台为载体,通过身份认证和网络通信技术,使客户手机与该行实现点对点对接,从而以手机界面直接完成行内转账、实时汇款、自助缴费、信息查询等功能。

  “多亏了省联社牵头做这个项目,现在这项业务已经在我们潍坊地区初步得到客户认可,很多个体工商户和上班族对于手机银行业务都表示满意。”寿光农商行业务拓展部一位工作人员说道,“明年,我们打算将此业务推广到代发工资、授信贷款领域。同时,还将尝试开发一些金融服务欠佳地区的农民客户,使手机银行业务便利的支付结算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据了解,截至目前,寿光农商行“财富在手卡”业务已累计发卡7136张,由此产生的资金查询业务有14417笔;自助缴费业务有5230笔,共计36.3万元;行内转账30637笔,交易额达174640万元;跨行汇款2102笔,交易额达22322万元。

  正当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如火如荼地进军手机银行市场之时,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在经历三年多的发展之后,已初具规模——当地有1.3万农民用上了姜堰农商行的“手机银行卡”,累计交易金额达9.6亿元,日均交易额达600万元。

  “与其他手机银行不同的是,我们的手机银行卡不是通过GPRS网络与银行连接,而是直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向银行发号施令,对广大客户来说,更加方便、快捷、实惠。”姜堰农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此外,我行还突破了此项业务在手机型号上的局限性,客户不需要修改手机的任何设置即可直接享受到移动的个人银行服务。”

  作为江苏省首家开发、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本土金融机构,姜堰农商行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流程:客户可在该行任一柜台申请手机银行卡业务,在取得使用资格以后,柜台人员会帮客户把手机银行卡贴在手机电话卡上,而客户只需完成一次开办手续,就可无数次移动地进行非现金交易。

  对于大多客户最为关心的手机银行业务安全问题,姜堰农商行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大可放心”。

  目前,该行的手机银行卡在使用时,必须通过三重步骤:当用户进入手机银行卡服务时,必须验证PIN码;凡涉及交易金额时,必须验证客户的支付密码;手机银行卡还可以对预约账户、单笔转账金额和单日累计金额进行预先设定。如果用户丢失手机,捡到的人必须同时知道用户的PIN码和支付密码,账户资金才会有风险。而且,用户还可以随时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挂失、查询等操作。

  多重措施严防用户资料的泄漏,以此达到保护客户权益的目的。

  小芯片 大作用

  江苏省娄庄镇的老王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水电费经常因为延误缴费而被收取滞纳金,现在通过手机银行,老王在外地就能把老家的水电费交好了。

  大学生的父母们装上了姜堰农商行的手机银行卡以后,也可以直接把子女所需的学费、生活费定期转到孩子的账户上。

  只需在手机卡上免费贴上一个薄薄的芯片,就可将银行“随身携带”,这是如今姜堰人最“潮”的生活方式。一张手机银行卡,便可实现用手机缴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费、话费、有线电视费、燃气费,还能代缴保险费、还贷款。

  毋庸置疑,手机银行的便利程度已经明显高于网上银行。正是看到这一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广东省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早在2008年初便开启了这项业务,成为国内第一家向客户提供手机卡的银行机构。

  “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机银行,无需上网,更能够彻底避免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手机银行卡的创意人之一、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郭惠东表示,“手机银行卡是银行账户或银行卡的延伸,开通了手机银行卡业务,等于拥有了银行卡终端,只要有手机信号,就可以24小时随时随地办理业务,也能解决银行排队问题。”

  事实上,“移动金融”的诸多“甜头”不仅只被客户尝到,同时也惠泽于各家金融机构。

  “自‘财富在手卡’业务在我行开展以来,已经为我行实现手续费收入近10万元,而由此带来的存款也增长了3亿元。”寿光农商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银行不但可以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节约建立网点的成本,更可助推其在新业务领域里开疆扩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拥有手机银行卡,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非现金业务,真正把银行带在了‘身上’,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柜台银行时代真正过渡到‘身边银行’、‘口袋银行’时代。”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陈友惠认为,“更重要的是使农户、银行共同实现双赢。”

  有待加强支持

  手机银行业务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技术类金融产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业务品种。虽然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并大力投入“移动金融”市场,但基于其综合了移动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共同协作推广的特殊性,且此项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还有一些需要完善、提高之处。

  “现在‘财富在手卡’还不能打印款项凭证,与柜台服务还有差距。”一位农信社工作人员表示,“农村地区持卡率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此外,农民对于该业务的认知度也有待提高,这都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宣传工作。” 

  在谈到中国手机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处处长庾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和电信监管部门之间缺少关于手机银行发展的合作;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之间的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移动运营商开发的手机支付技术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支撑不足;终端设备利用方面缺乏资源整合;电子货币业务的准入和监管问题;电子货币的安全问题;手机银行业务资费执行标准不统一,非金融业务收费规定不明确等。

  她给出的建议是,在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之间建立紧密、深度的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二者的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做大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应该积极为各家银行提供技术帮助,开发手机银行软件;重点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展银行手机业务,以此实现普惠金融。

  与此同时,对于影响手机银行业务推进的两大瓶颈——技术上和消费习惯上的滞后,业内人士分析,前者必将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如智能手机、3G 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手机网速的提升)、手机银行配套设施的设置(如在消费场所大量安装读取手机芯片中银行卡信息的设备)和手机银行自身技术的完善(便捷性、安全性、个性化进一步提高)得到解决,而后者将随着技术上的突破及手机银行优势的显现逐渐发生改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