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新浪博客上读到一则名叫“不拉马士兵”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炮兵军官发现,在炮兵操练时有一名士兵始终站在炮管下,但此人却总是无事可做,军官仔细查阅军事文献后得知,炮管下的炮兵还是非机械化时代的产物,他的主要作用是拉住马的缰绳以调整大炮发射后产生的距离偏差。随着大炮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样的角色明显不再需要。在军官的建议下,炮兵操练条例得到及时的调整,这名军官也因此得到了国防部的嘉奖。
由此,联想到我们企业有多少岗位是可要可不要,甚至可以减掉的?再反省到我们每一个人,你在这个岗位上闲着了吗?同时,我们还要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在这个岗位上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则故事。在经济低迷时期,某国有企业曾经为了20个下岗工人而发愁,有人提建议,可以先安排10个人挖坑,等坑挖到一定程度,再安排其余10人来填坑,这样一来20个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就解决了。然而,这样周而复始地做着无效的工作,对企业没有任何意义。这则故事应该给我们一个警醒,企业的某些部门也存在着同样情况,某些岗位的设置浪费。
在我们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为公司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如商品采购、门店营运等;第二类是为公司间接创造成价值的部门,如信息、物流、企划、开发和人力资源、财务等;第三类是为公司辅助创造价值的部门,如党工团、安全、证照、工程、卫生、后勤等。无论是直接、间接还是辅助部门,虽然像脸上的五官一样都很重要,但要倡导和鼓励向一线门店倾斜的好风气,一切以“业绩为导向”好氛围。全员要贯彻以业绩论英雄的企业文化,那就是“为企业带来效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团队和个人就是企业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