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CIO:有效协作的十项原则


  协作并不难,但它确实需要有意识地努力创建一个工作,促进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实现他们共同的业务目标,这和整个公司内的公开信息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有10个原则可以为有效的协作提供依据。

  1、专注于完成的业绩。协作的本质不是业务的结束,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且目的是让业务有更好的结果。协作应着眼于它能够最大影响实现业务的成果。

  2、协作被看作是一种能力。协作是一种能力,这意味着它是一个进程、业务规则、系统、数据流、组织角色、员工责任等的互补。只有当你把这些组件正确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公司创建协作的能力。

  3、权威、信息与决策。协作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来做决定。与此相反,这意味着有权做出关键的决定的是他们所需的信息相一致,这就意味着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正确的决策者。

  4、发起个人问责。协作只适用于个人的公司行为。无论是否合适支持协同,协作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如果个人行为协同,那么工作队将开展协作;如果工作队有协作的行为,那么该企业将自动开展更多的协作,并且取得更好的业绩。

  5、促进高标准的讨论、对话和信息共享。强权政治、隐藏的动机和协作推动者信息积累大多失败,应该鼓励员工与同事采取高标准的讨论、对话和信息共享。

  6、利用发散和收敛的规律。企业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有时收敛,例如销售认为一些销售可以收敛许多的信息;有时发散,例如少数产品的营销发散许多不同的信息,就像一个对话、协作也有类似的规律,作为信息先排序然后开发。

  7、管理的权衡。协作并不总是走向一个普遍的最佳解决方案,即使增加讨论、对话和信息共享有时仍然需要做出复杂的权衡。复杂的权衡需要授权和知情的决策者。

  8、表达和执行一个严格的规定。大部分的行为表面上似乎非常复杂,可以定义一些简单的规则。例如,鸟类群聚行为完全可以通过3个简单的规则定义。公司应该为人员如何工作定义一个简单的规则,以支持发展有效的协作。

  9、设计灵活的企业,促进必须的协作。Beyerlein&Harris’定义了协作强调公司的重要性“专心、迅速反应和适应环境”,能够感知响应环境的变化,需要混合的企业。

  10、校对支持系统提升所有权。可能看起来协作要求所有权的悖论太多了一些。不过企业生活的现实将永远是基于所有权:信息需要共享、需要启动一个对话和需要做出一个决定。 (范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