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确定“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三大重点
本报讯 据悉,日前重庆确定了“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三大重点,包括,保障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推进农业产业化。
坚持以农业大县为重点,力争“十二五”时期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配套建设优质标准化柑橘基地50万亩,蔬菜基地100万亩,确保粮油和农副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及主要农副产品安全优质有效供给。充分发挥项目平台优势,整合农综项目资源,“十二五”期间择优选择10个园区进行重点投入、集中打造,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立项建设各类项目,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成为推进重庆市粮油、蔬菜、柑橘、生猪主导产业发展和茶叶、蚕桑、中药材、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将重点支持100家以上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重 政
山西农博会贸易额同比增长126%
本报讯 第二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下称农博会)近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据统计,在本届山西农博会战略合作、投资、贸易签约仪式上,农产品贸易再创佳绩,共达成贸易签约项目527个,贸易额292.07亿元,分别比首届增长了37.9%和126%。
农博会为山西特色农产品的贸易销售所作的贡献显而易见,在目前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就拓展市场、为山西特色农产品寻求稳定的贸易合作的问题,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表示:“要把北京作为山西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主打市场,以晋京合作为龙头,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农销对接。”
据介绍,首届农博会上,山西就曾与北京签订“2009年—2012年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农产品产销、技术等方面的合作。2010年北京展销周上,山西的特色农产品得到了首都市民的普遍认同,参观人数6天累计超过7万人次。而在本届农博会上,北京、天津、山西农业战略合作洽谈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京、津、晋共签订农业战略合作协议50多亿元。
(希 文)
广东设立农副产品价格信号灯
据《人民日报》报道 为应对农副产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建立健全稳定农副产品价格长效机制,广东省物价局近日出台了《关于防范和应对农副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暂行办法》,对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家常农副产品实行预警信号灯管理,此举有利于增强价格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广东出台的《暂行办法》,物价部门依据对粮食、食用油、蔬菜、猪肉、鸡肉和鸡蛋等六类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监测数据,设置亮灯级别。用绿灯、黄灯和红灯三类信号灯,分别标示正常、黄色警情、红色警情3个等级。当这六类农副产品均价旬环比涨幅分别超过5%、3%、15%、10%、5%、5%时,则亮红灯,可认定该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异常上涨,对群众基本生活有较大影响。
亮红灯时,物价部门可单独或者组合实施以下处置措施:对相关农副产品价格启动价格监测一日一报,视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监测报告频次;约谈、提醒或按协议要求相关经营者自觉执行政府调控措施,保持农副产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将蔬菜投放省内市场并优先供应异动发生地平价商店等。
(贺林平)
河南粮食局出台《意见》支持南阳粮食经济加快发展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粮食局专门下发《河南省粮食局关于支持南阳市粮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从粮食物流园区建设、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粮油加工、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化服务等5个方面支持南阳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加快粮食经济发展。
《意见》明确指出,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产业经营、链条发展、园区集聚、物流加工一体、招商引资拉动”为主线,加快粮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从粮食种植、订单收购、仓储物流、粮油食品加工、饲料和畜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直至市场终端消费的产业链条,推进南阳市粮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豫 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