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四川试水生猪交易商务平台


  为了破解“价贵伤民,价贱伤农”的猪价魔咒,产猪大省四川酝酿多时的电子商务模式终于“亮剑”。

  11月30日,四川大宗电子交易平台正式启动,同时平台推出的首个交易产品——生猪电子交易也同步上线。据悉,上述电子交易平台由四川中锦大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运营,而四川大宗则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像炒股一样“炒”生猪

  在四川大宗的交易大厅,里面的景象和股票交易所十分相似。墙上的大屏幕滚动播报生猪现货电子订单合约、报价,并即时更新全国各地生猪报价。大厅内人声鼎沸,有意前来开户的养殖户和采购商把业务员团团围住,向他们咨询如何开户和操作。

  “和炒股差不多,只不过交易内容变成了生猪。”业务员简单地介绍称,用户在四川大宗开户之后,可以登录四川大宗的网站进行交易;采购方选用招标模式,供应方采取拍卖模式进行交易;四川大宗交易平台还设立涨跌停板制度,生猪产品涨跌停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据悉,上线首日,四川生猪交易平台首战告捷,生猪总成交量3142批,成交总额545.6654万元。

  尝鲜定价优势

  “只要猪没有进入屠宰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媒体曾在报道中如此描述生猪价格颇具戏剧性的变化:当屠宰场晚上做第二天生猪装车计划时,和猪贩子谈好的是每公斤12元,但是等装车的时候就变成了12.2元,装完车就变成了12.4元,车上路后就变成了12.6元,甚至12.8元。

  今年,国内猪肉价格疯涨让老百姓的菜篮子紧张。进入2011年后,四川猪肉价格几乎一直在22.5元/公斤以上的高价位运行;8月份第二周,更是以30.78元/公斤创下生猪预警监测系统开始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虽然国庆后,猪肉价格略有下浮,但不确定性仍悬在生猪养殖户、加工企业和老百姓的头上。

  根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四川的生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为我国最大的生猪产地。同时,四川也是猪肉调出第一大省,猪肉外调量占全国省际猪肉贸易量的三分之一。

  但四川生猪价格却高于全国平均价格,同时陷入“价贵伤民,价贱伤农”的怪圈。

  “如何将我们的生产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定价优势?推出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四川大宗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志刚表示,通过上述交易平台,将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交易中间人、中介组织等生猪生产销售各环节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达到平抑生猪价格波动、保障养殖者利益的效果,从而降低养殖户的风险,锁定利润。  (许凤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