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微力量”不微

兰亭

  对于微博的“威力”,曾有媒体如此描述:“微博是躲不掉的,你不在微博上,但微博上有你的传说;你不在微博上,但微博上有你的客户。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是营销的最前线。”

  的确,凭借传播迅速、互动性强、成本低等特点,微博的营销优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一时间,利用微博与客户沟通、解决客户投诉问题、进行后期服务跟踪、为金融机构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人们开始强烈感受到的是,“微力量”不微。

  也许正是看好了这一点,从去年首家银行的身影在新浪微博出现开始,正式入驻新浪微博的银行开始增多。

  对这一趋势,人民网有文章称:在2010年以及2011年一季度的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中,微博已充当了信息源头和凝聚公共意见的舆论场,“在金融行业,微博已成为金融机构品牌营销‘利器’。” 

  但不容忽视的是,微博也是一柄“双刃剑”。

  以加V与不加V为例。注明是官方微博,可以“明确身份”,消除了他人以假乱真、恶意动作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一个银行的微博一旦被确认为“官方微博”,就成了该行形象和行为的表征,连最简单的微博内容、更新的频率,都可成为人们对其进行评判的依据。例如:两家银行同时在2011年1月开通官方微博,但关注者和更新频率不同:一家的粉丝量为100人,原创微博为20条;一家的粉丝量为1万人,原创微博为800条。相比之下,哪个银行给人的印象会更好些?

  同时,需要警惕微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对此,作为较早开通微博的银行之一,招商银行就已警醒到了这一点。例如,招商行总行办公室助理袁晓懋曾举例说:会有人在微博里面谩骂,还有的在疯狂去转负面的信息;一些情绪化的发泄,或是谣言,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企业的杀伤力将非常大…… 

  因此,无论是把微博看作宣传平台,还是学习、沟通的平台,金融机构们在给微博申请加V,将其“扶正”为官方微博之前,必须要全方位地了解微博的威力,学习掌控的攻略,做好应对的准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