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于跨出区域
记者:二三线和一线城市的百货店在经营上会有哪些差异?
尤军:一线城市人口的总体素质,相对比较高。接受度和判断力好,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消费能力强。百货店除了精品,还要传递现代的生活理念,提供现代生活方式,要求更精细化,定位更高端,并在高端里还有细分。另外有的还要求在业种里更加细分,如时尚,有的只做女性百货。但这在二三线就不一定能成功,因为消费群体和消费能力都不够。
二三线城市百货店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在县城开店,要有家电、超市等配套,各个业态都要涵盖一部分。在大城市里,百货店就可以不做电器或超市卖场。但两者对服务和商品质量的要求是一样的。当然,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没有二三线强。
记者:租赁和自建物业的模式哪个更好?
尤军:百货店大多是租赁物业。但同时也有自建和合建的方式。租赁往往是给别人培养市场,因为续租时成本会增高。如果不续租,就会失掉市场。自建对中小零售企业来讲,占用资金太多。但优势是市场一旦培育成熟,就无人可比拟,而且商业地产的升值也永远是自己的。现在零售企业自建物业非常多,开发商也涉足商业,如万达的万千百货。这里边不存在哪种模式更好。如果企业资金充足,在金融资本方面更强,自建更好。如果在经营能力方面更强,租赁也是不错的选择。
记者:跨区域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尤军:跨区域发展存在难点。首先是社会市场对你不熟悉、不了解、不认同。第二,你对市场不了解、不熟悉。这会导致在招商过程中,得不到当地供应商的支持。因为现在的商品都是代理制、授权制,现有的供应商不可能跨区域跟你一块去。另外,外来企业在当地招聘,未来的员工会对你不认可,因为你还不具备影响力。
尤其是像我们安徽的企业,在全国安徽商业并没有太大知名度。其实安徽几家商业巨头在全国是排在前列的。但安徽没有一个在全国有辐射能力很强的城市,所以安徽商家品牌的影响力被弱化。城市决定了你的企业的影响力。你一提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人不知这就是标签。
那么怎么做?其实只要敢于跨出这一步,市场是一样的。另外,要由坐商变为行商。很多百货企业90%以上都是坐商,是别人拿品牌来找你,你在这些品牌中进行选择。而我们有品牌评估,想进来的品牌我不一定做。不愿意进驻,但我们需要的品牌,我们一定要主动去沟通、争取引进来。这一点讲起来容易,但真正去做的没几家。因为这牵扯到经办人的自身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