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真的是“破坏性试验”吗


  12月5日上午7时30分许,安徽省合肥包河大道高架跨繁华大道下穿桥一截在建“贝雷梁”发生险情,重达300多吨的“贝雷梁”发生倾斜,笨重的钢梁朝东侧发生严重歪倒。据悉,突发的事故让在梁内施工的10多位工人受惊不小,其中6人赴医院检查救治,有3人已入院,1人因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官方发布称,此次是正常的破坏性试验。

  虚惊一场

  正常的破坏性试验?

  事故发生后,针对社会各界的质疑,合肥市重点局副局长张家祥及包河大道项目办主任江浩表示,事件的确是一次有准备的预压实验。

  “上午7点30分左右,施工单位对包河大道高架第二联跨繁华大道下穿桥贝雷梁进行超负荷预压试验,用于同步收集相关技术参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是由于受力位置不当,受压不均匀,导致在预压过程中,该处支架发生倾斜。”张家祥说,这种预压实验,是建设高架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裕溪路高架直跨东二环,长江西路高架直跨西二环的工程中,我们都做过类似的预压实验。只不过在上述工程中,实验成功了。而这次,实验却失败了。”

  遮遮掩掩

  受伤人数仅一人?

  合肥市重点局以及施工方中铁十局称这是一次试验意外,他们指出:当时工地正在进行超负荷预压试验,一名工人路过不慎被碰轻伤,另有两人因受惊吓感到身体不适入院观察(已出院)。而据社会其他人员反映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合肥市友好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正介绍,当天上午确实收治了好几个被挤压受伤的民工,已有多人出院观察,但有3人已经入院救治,其中一人骨折。真实的伤者数字甚至连最初公布该起事件的重点局工作人员都不知情,受伤人数是被施工方刻意隐瞒还是另有隐情?重点局表示,就伤者人数还要和施工方进一步调查核实。

  完善准备

  “试验”为何成“事故”?

  项目办主任江浩称,本次预压实验,在前期经过了专家论证,也做了相关安全评估。“在今年的8、9月份,我们对实验进行了相关的专家论证,所请专家都是业内有一定权威性的。在提出的论证方案里,也有专门的两章,是关于实验中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预案。”

  “在预压实验前,我们就对实验所在的第二联工人进行了安全交底,叮嘱实验安全。在实验中,也拉了警戒线,由彩条旗隔开,划出的警戒范围大概是一个边长各三十多米的正方形。”江浩说。

  既有专家论证,又有警戒措施,为什么还有工人受伤。对此,张家祥承认,在人员封闭和组织方面的确存在问题。

  江浩表示,虽然在实验前对工人做了安全交底,但仅仅是对本联的工人,其他联的工人并没有做相关的宣传,受伤的工人是外联误闯进来的。

  12月8日,中铁十局三建公司总经理杜强泽在发布会上说:“公司对本次事件负全部责任。”

  不管是“试验”还是“事故”,是意外还是必然,既然已经造成人员受伤,就说明项目部在安全管理上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现今重要的是抓紧排场隐患,解决问题,别让下一次的“试验”再次变成“事故”。

(张 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