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销衔接不紧密,流通环节偏多,组织化程度较低,信息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全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抓紧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高标准、高质量搞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总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增强市场调控能力、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其次,这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要求。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减少鲜活农产品损耗,扩大销售范围,延长销售季节,最大限度实现农产品增值,更好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再次,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社会对鲜活农产品需求的数量日益增加、质量要求更高,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提高亿万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全指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重要部门,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要力量,在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这项工作上肩负着重要职责,应该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作出表率,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点优势,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布局。要积极参与制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指导文件,统筹制定和完善有关规划。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250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有256个,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在主产区加快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具备产地预冷和预选分级功能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实现鲜活农产品的就地出售与转运;二是要在农产品主销区和集散地升级改造一批集仓储、冷藏、配送、结算、检测、安全监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和集散吞吐功能;三是要在城市社区大力发展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平价商店等零售网点,形成规范化、便利化的市场终端,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联动的鲜活农产品市场网络。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按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要求,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一是要加快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的升级改造。二是要突出抓好冷链系统建设。要重点支持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加快建设预选分级、低温仓储、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物流配送等设施。三是要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其建设产地预冷、冷藏保鲜以及农产品初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车辆、检验检测设备等。
三是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鲜活农产品流通主体。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运输企业和批发市场,支持企业将经营链条延伸到上游的农业生产环节和下游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要积极推动系统内流通企业的联合合作,通过资本联合、资产收购、兼并重组、股权置换、项目合作、品牌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资源整合,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四是优化产销流程,进一步抓好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在推进产销对接方面,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很突出,在上游的生产领域,我们有6万个专业合作社、6000多个农产品协会以及1.7万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联结着1000多万户农户;在下游的流通领域,我们有4600多家连锁配送企业、70多万个连锁配送网点以及22万个村级综合服务站,覆盖了上亿城乡居民。下一步,全系统要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不断探索和完善产销对接的新途径新模式。
五是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合理引导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信息不对称、不畅通,是导致农产品产销脱节、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要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以信息化带动鲜活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一是要抓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依托供销合作社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等网点,建立完善信息直报点,并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促进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二是要抓紧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加快系统内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交易信息系统。三是要发展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六是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对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监管和保障水平。要加快建立产销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以实现鲜活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应和价格稳定。一是要在流通标准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总社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加快制定科学、合理、严格、完整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二是要在完善储备调运制度上下功夫。各省、市供销合作社要建立完善鲜活农产品的跨区调剂、调运机制。三是要在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要加快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四是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依托系统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为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从总社到省、市、县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二要认真总结经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和提炼经验,推出一批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交流会等方式,向全系统乃至全社会大力推广。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各省要按照建设规划和目标,将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建设进度。四要抓好舆论宣传。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报道供销合作社在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群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