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元旦前夕,在北京长子营镇泰丰肉鸽养殖场内,十几名专家身穿白大褂戴口罩往返穿梭于实验室和鸽舍之间在做最后的检验。“‘肉鸽鸡瘟病防治’成为市畜牧兽医总站的重点科研项目。自三年前实施的这个科研项目就要结束了,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常驻长子营泰丰肉鸽基地专家杨秀环兴奋地说。站在一旁的基地经理闫玉凤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进一步解释道,这个科研课题主要解决的就是不死鸽问题,经过专家三年的努力,基地的肉鸽成活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98%,创出全国纪录。
近年来,肉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泰丰乳鸽在北京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但如何提高肉鸽的成活率成为制约着肉鸽养殖户扩大规模的关键。泰丰肉鸽养殖场依靠科技科学养殖,依靠专家攻关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养殖户的难题。三年前,当时泰丰肉鸽养殖场经理闫玉凤到上海参加全国肉鸽养殖研讨会,在会上她与全国各地肉鸽养殖高手交流。当时泰丰肉鸽养殖场的肉鸽成活率已达到70至80%,位居全国肉鸽养殖的榜首。但是闫玉凤还想进一步提高肉鸽成活率,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肉鸽。说来也巧,和她同屋住在一起的正是肉鸽鸡瘟病防治的专家杨秀环。闫玉凤就像找到了救星一样,恳请杨秀环到她们的养殖场帮助解决这个难题。杨秀环被眼前这位姐妹感动了,她同意到泰丰进行考察研究,帮助解决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将推动北京乃至全国肉鸽养殖上一个新台阶。
回到北京后,杨秀环如约来到泰丰养殖场进行考察研究,并很快把“肉鸽鸡瘟病防治”立项,作为市畜牧兽医总站的重点科研项目入场进行重点研究。但是,杨秀环从一入场就告诉闫玉凤,要解决成活率问题你们不要怕死鸽,优良的品种要经过几代淘汰,优中选优,死鸽不可避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闫玉凤说,我和丈夫韩会才、儿子韩森都已商量过,既然我们请大姐来解决问题就不怕死鸽,您就大胆地干吧。
养殖基地成了“专家大院”。在三年期间,不仅杨秀环吃住在养殖场,市站的研究生来了,博士生也来长住。有时为了一个实验科目要同时来十多个科研人员,搞起实验来就像走马灯一样。
专家在搞研究,闫玉凤她们也没闲着,不仅要进行正常的养殖工作,还要参与研究做各种记录。在刚开始研究阶段,用闫玉凤的话说,亲手养育的鸽子死了能不心疼吗?但是为了优选出优良品种,她依然坚持和专家一起做研究搞实验。三年来她们做的各种实验对比记录就有五、六十万字,每一批种鸽从选种、繁育到饲养生长的情况都要做详细记录。今年她们还专门在此基础上整理编写了《泰丰养鸽场肉种鸽饲养管理手册》,作为基地举办肉鸽田间学校的基础教材。
三年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肉鸽极易患白痢。去年5月,杨秀环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要专门做一次优良品种肉鸽白痢测试。按照计划要对2000只肉鸽进行测试,当做到500只时没有一例白痢,这不禁让专家感到惊讶。
经过专家三年的努力,结果显示基地的肉鸽成活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98%,创出全国纪录。闫玉凤决定投资400万元,在两万六千对肉鸽养殖的基础上再扩大六万对养殖规模。闫玉凤高兴地说,占地六十亩的养殖场已经开始建设,建成后全场每年将有五、六十万只肉鸽飞向市场。
(田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