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将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
本报讯 作为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近日联合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到2015年,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要基本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我国将完善粮食仓储体系,达到现代化水平;主要跨省粮食流出通道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散粮火车“入关”运行。我国面临的粮食供求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平衡,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不适应“北粮南运”格局将初步扭转。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表示,作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措施,《规划纲要》强调粮油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在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后备基地新建储备仓容2000万吨;新建和改造一批烘干设施;在36个大中城市建设一批成品粮低温储备仓,2012年选择个别条件较成熟的城市先行试点。到2015年,要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完善黄淮海等主要通道,加强西部通道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粮食仓房维修改造,维修改造仓容将达1亿吨以上,粮食主产区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与此同时,国家粮食主管部门将积极争取支持西部地区和主销区仓房维修。为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国家将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全国800万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在湖北、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开展种粮大户新型储粮设施建设试点。
(王立彬)
国家工商总局:即将过期食品须作醒目提示
本报讯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期要求各地工商部门,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自查自纠,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工商总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门,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供货者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来源正规可靠、质检合格报告真实有效,切实把好食品的进货关;监督食品经营者定期检查食品的进、销、存质量安全情况,切实把好食品的销售关;监督食品经营者对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封存、依法处置或销毁,切实把好食品的退市关。
(张晓松)
天津将打造5个超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17个特色产业集群
本报讯 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天津将建设5个超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17个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五基地、多集群”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近日下发的《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说,这5个超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包括临港重装产业基地、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北辰区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和海河下游高档金属制品产业基地。到2015年,这5个基地将实现总产值11500亿元。
该规划还明确表示,将依托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和区县资源禀赋,加强区域和行业统筹协调,从完善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加强分类引导,做好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在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和大型铸锻件及高档金属制品三大领域,重点打造17个定位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超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
(周润健)
国内首家零添加剂粉条生产企业落户北京房山
本报讯 日前,国内首家零添加剂粉条生产企业——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正式投产。
据介绍,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房山区城关街道东瓜地村引进的一家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食品研究所、日本小野食品机械株式会社、河南丽星集团技术公司共同研发,借鉴国内无明矾粉皮生产工艺,在引进日本原型机的基础上,打造出国内唯一的一条鲜粉生产线,采用全自动、连续化、洁净卫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全过程封闭,人工无接触,低温成型,生产出不含添加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干、鲜粉条(丝)等产品,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生产鲜粉、唯一一家无明矾添加的粉条生产厂家。
(唐立军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