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储户老陈像往常一样来到营业间,办理一笔汇款:汇四百元钱到贵州工行。询问汇款用途时,他告诉我们,这笔钱是要汇给一个小女孩的。原来他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这个小女孩的故事,知道她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于是记下账号,开始默默资助这个孩子。这一助就是七年。
我们听完都惊呆了。老陈是我们农合行的老客户,大家都知道他平时有多节衣缩食,但他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完全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并且坚持了七年之久。一两次的捐赠不难做到,可是七年始终如一就难能可贵了。那一瞬间老陈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霎时高大了起来。我们都恨不得让那笔汇款插上翅膀,早早飞到那位小姑娘手中。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累计的财富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家在获得财富价值之外,开始追寻更高的社会价值,纷纷助力慈善事业,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诸如“陈光标”之类的慈善家们。他们修建学校,捐赠公益事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他们的名字也如同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在公众心中留下痕迹。但是还有一些像老陈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并不富裕,但是始终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向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样一种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行为更能引起我心底深深的震撼。
中国人讲求“日行一善”,这既是普遍拥有的个人信仰,也是现代人素质较高乐善好施的体现。我们农合行作为金融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更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当年四川玉树地震后,当地信用社用帐篷撑起的一个个移动营业间,各地农金机构提供的免手续费绿色捐赠汇款通道,都在为“支援”这辆卡车加上一剂润滑剂。
古语也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处来说,我们面对客户时,多一个笑脸,多一句叮咛;客户排队等候时递上一杯水,下雨天时为客户提供一个避雨场所。爱心之苗在点滴行动中吸收慈善营养,慢慢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一点善意就如同阳光,可以照亮别人。若每个人都能“日行一善”,阳光将会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