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农信社农户贷款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端,不但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弱化了“三农”服务水平。1996年以来,吉林舒兰农村商业银行在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户贷款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框架内,实施了农户贷款“五岗五权”分离,强化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各个环节,效果明显,特色鲜明。
“五岗五权”分离,就是在贷款发放和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放贷岗和贷后管理岗五个岗位并赋予不同职责,目的是控制信贷操作风险节点,使岗位分设、职责明确、权力制衡、各负其责,实行流程化管理,从而达到合规操作,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同时,在质量评价、认定责任、责任划分、问题处理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制约制度,确保信贷流程不留制度死角。
通过实施“五岗五权”分离制度,解决了农户贷款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收到了科学制衡、合规操作、提高质量的实效,也为信贷精细化管理带来了颇多启示:
第一,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途径。农信社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变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需求,必须改变原有的粗放管理模式,坚持“按种类发放、按用途授信、分别立据、专款专用”的原则,推行农贷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支持“三农”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需求,才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创造性地执行各项制度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关键所在。自2004年以来,信贷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只要能够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制度,信贷管理水平就一定能够得到提升。而制度落实取决于县、乡两级高管人员的执行力,只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性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就一定能够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升信贷管理水平。
第三,认真落实岗位监督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可靠保证。实行流程化管理,落实审贷分离制度,严密贷款发放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明确各岗位责任和权力,真正形成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