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3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未来百货得有三头六臂

楚修齐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联营百货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催促整个行业改变并创新经营模式,扩大自营比例,培养自己的买手。国外很多大的百货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如美国梅西百货、西尔斯等。目前,我们的自有品牌开发还太弱,国内企业极少拥有自己的品牌,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

  人才缺乏是百货店自营的一大障碍。比如说培养买手,中国传统观念上的买手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采购员,和现在谈到的买手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买手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不仅要懂品牌、设计,还要懂营销,懂市场分析,懂艺术、美学。如果买手眼光不行,买回来的东西卖不掉,就会造成损失,所以,很多国内企业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另外,品牌和百货店之间存在博弈,目前很多品牌通过代理商进百货店,百货店扩大自营比例就会触动代理商的利益,难度很大。再加上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尽管很多企业管理者也看到了问题,但能不能改变还需要各种配套条件的成熟。

  现在,国内很多百货集团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也在尝试做不同定位的主题百货店。市场是衡量和检验行业最有效的标准,市场会引导企业主动地去做调整,去满足不同的需求,实现差异化的经营。

  至于网购的影响,目前百货店压力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百货店里的商品和网上商品有区别,百货店里的商品比较高端,尤其是奢侈品的网上销售还不成熟。但未来,市场会倒逼百货店去做变革。

  百货店以前总是认为自己相对于网购而言,更具备体验消费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体验消费也将很快变为现实,现在已有人在设计相关的软件,尤其是未来物联网普及后,网上体验消费将成为现实。所以,百货商场必须未雨绸缪,高度重视网络销售。

  现在很多企业如大商、百联、广百等都在探索和研究线上交易,开展线上业务,百货企业除了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还要从经营模式和品牌组合等方面动脑筋、求突破。线下和线上的商品要有错位,否则大家都到网上购物,线下的商品就卖不动了。百货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品牌品类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在今后一两年之内大力推动网络销售。

  美国的一些百货公司网络销售就做得很好,线上销售达到了40%以上,这说明百货店网络销售空间非常大。美国之所以网络销售成功,主要得益于其经营模式优势,自有品牌占比高,通过品牌设计规划,将网上销售的品牌和实体店的品牌区分开,实现线上、线下商品的良好互动。

  未来中国百货业将在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以全国大型零售集团为主、区域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格局,大企业集团全国布局,连锁发展,区域龙头则将触角伸向三四线城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